《Gorgeous ゴ—ジヤス》的MV在紐約時代廣場布克林橋等名勝取景﹐樂隊成員又唱又跳﹐有點「超齡」天橋行者的街頭舞姿。誠然﹐經過了《都市觸覺》系列精彩紛陳的soul dance 和hip hop ﹐《瘋了》和《再生戀》remix的 hip house﹐到了這張專輯﹐突然改編了一首J-pop 風味濃烈﹑曲式結構有點落伍的《Gorgeous ゴ—ジヤス》﹐也許因為許愿長駐日本﹐深受當地市場條件耳濡目染﹐所以才會有這個決定。
林振強先生這次所填的歌詞十分率性隨便﹐沒有《依然》﹐《野花》﹐《寵愛》般intense﹐有點遊戲人間的味道。林主要以嵌字聯的手法﹐將風﹑火﹑海三字嵌入歌詞裡﹐帶出新組合的名字。也許是我貪吃的緣故﹐每一次聽到「把風火海灼滾」﹐都會幻想到一個大火鍋﹐然後SL用一雙筷子把縮小了的陳小春﹐謝天華﹐朱永棠放進鍋裡煮熟﹐如假包換「燒滾你我全身」﹗到最後重複的一句「最愛你震撼我 ! 震撼我 ! 多多都不夠多」﹐又似廣告跳樓大減價句語。
風火海的名字其實算不上原創。美國60年代芝加哥funk組合Earth Wind and Fire名垂美國樂壇三多十年﹐許愿稍作變動﹐便成為星工廠旗下新人組合的名字﹐意味三位成員有不同的個性。謝天華和陳小春於80年代中期考入TVB舞蹈藝員訓練班 ﹐謝的同班同學還有天王郭富城。謝陳曾為不少天王巨星伴舞﹐羅文甄妮張國榮梅艷芳﹐一直有和排舞師許愿和林青峰合作。在91《意亂情迷》演唱會中﹐謝陳是《燒之印度火西施》裡意識大膽﹑肉帛相見的舞蹈藝員之一。後來二人和朱永棠組成風火海。朱永棠是跳舞「世家」出身﹐兄長是出名的排舞師朱永龍﹐曾和梅艷芳及張國榮個唱編排舞蹈。
繼《震撼》後﹐陳小春演出《晚9朝5》,獲提名第十三屆最佳新人獎,同年憑《金枝玉葉》獲得最佳男配角獎。風火海在《滿天星 vol. 1》合輯中唱了兩首新單曲《奔放 (國語版﹕愛了再說 )》和《這最真的一次 (國語版﹕我愛你好不好)》﹐誠意可嘉﹐但成積一般﹐唱功有待改進。94年風火海推出首張專輯﹐歌曲包括《Shake Shake Shake》 (改編自1976年KC and the Sunshine Band 的《Shake Shake Shake (Shake Your Booty)》)﹐ 電影《金枝玉葉》插曲《風震火撼海》(即三鮮火鍋二吃)和《晚9朝5》插曲《交易廣場》﹐專輯銷量一般﹐但歌曲有在電台電視播放﹐讓他們贏了兩個年終獎項。95年風火海推出第二張 (也是最後一張) 專輯《歡樂世界》。這次型像大翻新﹐比較陽光清新﹐主打歌的歌詞也比較鬼馬﹐如《信得邊個》﹐《我愛你》和《霹靂啪勒踢踢踢》。當時風火海曾有微言﹐唱什麼歌穿什麼衣服梳什麼髮型都被監製完全控制﹐沒有徵詢及提出意見的機會。《歡樂世界》專輯銷量強差人意﹐風火海陷入九個月的事業低潮。那段日子謝天華試過全副身家只剩五元。
《野花》已然面世﹐當時對Dick Lee的音樂才華真是head over heels﹐絕對瘋了。現在回看這張專輯的最後一頁﹐日子改變了很多人和事。譬如李稱許愿為﹕ new "forever" friend﹐感謝許愿為這張專輯命名﹐所有歌曲的版權更歸於二人組成的Fried Rice Music。當然二人曾經如膠似漆的合作關係已隨風四散 (但是也有一些夥伴仍然不捨不棄﹐如 Music and Movement ﹐Lim Sek 和 Yee Lin﹐依然留在DL及SL的身邊)。整張《Orientalism》專輯﹐個人最喜歡的兩首作品分別為《With Every Day》和《Thanksgiving》。《Thanksgiving》也就是憶蓮《紅顏未老》的英文原曲。
If I could have my way
I'd do it all again
And let each moment stay
The way it's been the same
I've been in love
Though there was pain
There have been laughs and tears
But then, I'd do it all againThank you for the timeEverything that's mine
You've been there in times I've felt
Nothing's going very well
But you made me see
I have all I need
All the times You've shown the way
Now it's time for me to sayThank You for the life
You've given light and air
You've given watchful care
That's let me do my best
Because I know You're there
And now, I pray
Please know I mean it when I say
How good it's been
I'd do it all again
「Though there was pain / There have been laughs and tears / But then, I'd do it all again」 之句令我想起SL的《只要我活過哭過》﹕「只要我活過哭過 / 不怕我活錯哭錯 / 即使這也叫任性 / 讓我且一次任性 / 像野花一次開過 / 便算一生燦爛過」﹐我們隨行了這些音樂這麼多年﹐歌詞中的訊息都滲進了血管裡去﹐再也不能分割。
《天大地大》的原曲是《Gotta Learn My Rhythm》 ﹐出自soul dance / R&B 宗師鐵三角 Antonio "L.A." Reid/Kenneth "Babyface" Edmonds/Daryl Simmons筆下﹐ 收錄在R&B男女合唱組合Damian Dame 91年的同名專輯內 (不幸地﹐該組合已成絕唱﹐女主音歌手Deah Dane Hurd 在94年6月27日一宗車禍中罹難﹐男主音歌手Damian Broadus 則在96年同日病逝)。原曲的街頭hip hop 風格比較濃烈﹐因為旋律起伏幅度巨大﹐低音主歌部份由男聲演繹﹐高音副歌部份則為女聲負責﹐中間還包括了一段rap﹐此舉在90年代初期甚為風行 (如《心野夜》和《瘋了》)。
歌曲來到了陳明道手上﹐改動主要為了讓歌曲的格調提升及將結構streamline﹐如DJ scratching 只留在歌曲的開頭部份﹐保留了淺嚐輒止的hip hop濃度﹐不再走《推搪》走過的路線。而原曲近似accordion的鍵盤和弦﹐則從過場部份刪去(因為聲效已見過時)﹐只大量運用了drum and bass (低音結他尤為精彩﹗) 來襯托出SL高低飄蹤的主音旋律部份。單從整首歌曲的旋律及編曲而論﹐佈局何其精心﹐如行雲佈雨﹐大氣磅礡﹐極具epic 的架式﹐堪稱SL舞曲中最出類拔萃的作品。
WhiteboardSandy 的 Linus指出《天大地大》總共有六個版本﹕1) 白板碟version (長album version 6秒!)﹐ 2) album version﹐3) 國語版《非愛不可》﹐4) 天地野花個唱劇場版﹐5) remix version (收錄在93年《滿天星音樂 Vol.1》)﹐及6) 「美其名」special effect ending version (收錄在02年《回 憶蓮》)。
林夕的歌詞令單曲如虎添翼。《天大地大》是一段感情蒸發後單方面的post mortem ﹐雖然往日之日不可留﹐無法扭轉既成事實的結局﹐然而從痛定思痛的過程中﹐足使人吸取金石不移般深刻的教訓。感情的事﹐剛不可久﹐柔不可守。激情高速燃燒 ﹐只有今天沒有明天﹐在短期內便會耗盡。若任由它冷卻淡薄﹐總有一天只會庭院荒棄﹐乏味疏離。難以肯定是否天地已倦﹐容納不了盛世之戀有開花結果的一天。但變了質的感情﹐踐踏過的白紙﹐回頭路顯然已遙不可及。感情如何拿捏平衡﹐實在是《天大地大》的主旨。前文提及《不如重新開始》儼如現代《天問》﹐《天大地大》裡的提問﹐為數也不少﹐而且也很值得反覆追問﹕
自80 年代末期起﹐林葉兩名一線女歌手素被香港傳媒放在擂台上單打獨鬥。葉蒨文比較出名的舞曲均來自Madonna 及Janet Jackson 如《200度》﹐《海旁獨唱》﹐《心裡的陽光》和《信自己》﹐可說漸漸由白變黑﹐愈跳愈快。狹路相逢﹐93年林葉二人同時改編了 Reid/Babyface/Simmons 鐵三角的作品﹐《Gotta Get My Rhythm》成為了《天大地大》﹐而 Whitney Houston 的《Queen of the Night》則成為了《走火入魔》。
SL的唱法則比較個人﹐沒有要求與原唱 Damian Dame 的女主音相近﹐講求收放平衡﹐主歌纏綿含蓄﹐副歌假聲嘹亮﹐節奏疾徐有致﹐歌曲比較多面化﹐發揮機會較大﹐效果也比較明顯。當時不少報章都將兩首歌拿來炒作比較﹐《天大地大》成績的確比較深得人心。 (香港樂壇改編自Babyface et al 的其他作品包括《一分鐘都市一分鐘戀愛 (The lover in me)》﹐《夜生活 (The way you love me)》﹐《多得他(Superwoman) 》﹐《別人的情歌 (Another sad love song)》﹐《深呼吸 (Breathe again)》和《貼身情人 (Don't mess with me)》。SL也翻唱過《When can I see you again》和《Take a bow》兩首英文歌)。
《天大地大》的現場版本不少。93年「天地野花情撼紅館」個唱﹐《天大地大》是半首主題曲﹐而且劇場版perform一次﹐encore一次。第一次看劇場版覺得點像「歡樂今宵」那類型家庭綜合式節目﹐唱兩三句歌做一段短劇﹐配角進進出出﹐眼花繚亂﹐說胡鬧不是說很有深度又不是。劇場版先以情歸何處的問題為出發點﹐SL去看相﹑看心理醫生﹐去看社工﹐再鬧上法庭。全劇最令人難忘的是周匡朝先生(姑媽) 唯肖唯妙的反串造型和從容自如的演技﹐要不整個劇場版則不堪設想 (周在2003年病逝﹐實是演藝界的重大損失。SL在「夜色無邊」的slideshow﹐也有周的合照﹐以茲惦念)。影音版本裡﹐SL在劇場部份的 live 比 encore 時唱得好﹐收音也比較清晰。當然﹐最後花團錦簇N人大轎﹐手提風扇的經典場面﹐非愛不可。到了96「憶蓮盛放」﹐《天大地大》是medley的一環﹐SL 的窗簾布長衫﹐開創時裝新領域。到了05「夜色無邊」﹐《天大地大》的 tempo 調得稍為更快一點(1/8)﹐我覺得是Diva Medley部份最最出色的一首歌。
雖然《不如重新開始》道別了SL最為人樂道的「概念專輯」模式﹐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誠然有點不習慣星工廠將專輯的歌曲分作獨立個體來處理。然而專輯每首歌曲的籌備製作都一絲不苟﹐替當時香港流行音樂 production 定下了極高的專業水平﹐成積絕對不容置疑﹐應令不少唱片公司汗顏。《不如重新開始》的原創和改編歌曲比率為7﹕4﹐派台的主打歌的原改比率參半﹐單從這一點已看得出監製人盡量發掘原素材和拓展原創空間﹐實孰誠意之舉。根據 sandyandme 的許愿專訪透露﹐當時許正在東京策劃SL進軍日本市場的大計﹐《不如重新開始》大部份的 vocal 錄音都在日本及新加坡進行。單只錄音混音及交通住宿費用﹐便要比同行的投資為高。清水邦彥和濱野織音的錄音和後期製作﹐實有他們獨到之處﹐整張專輯的音效 ﹐雖然稍有不及《回來愛的身邊》﹐然而接駁手法﹐音質清晰層次﹐仍是當年樂壇作品之冠。
從《回來愛的身邊》開始﹐星工廠深以亞洲各地精英參與SL專輯製作為傲﹐這次包括了日本的作曲人浦田博信﹐台灣的李宗盛﹐及他的御用配樂家﹐來自馬來西亞的周國儀和錢幽蘭﹐新加坡的 Joshua Wan 和 Dick Lee (當時李已定居東京)﹐及香港的趙增熹﹐黃偉年﹐胡偉立﹐陳澤忠﹐陳明道﹐杜自持(最後一次為SL編曲) 等。因為音樂人來自亞洲各地﹐他們的背景也深深影響了作品的風格﹐如李宗盛的兩首抒情歌﹐都屬於台式流行情歌的格局﹐親民直接﹐不玩高深﹐堪稱「凡有井水處﹐即能歌宗盛詞」。但經由 Joshua Wan 將旋律改編﹐卻又成為了輕快悠揚的爵士曲風﹐披起了都市優皮的糖衣。浦田博信的中板 J-pop﹐陽光燦爛﹐令人回想起 SL初出道洋溢東瀛曲風的作品﹐隨心率性。Dick Lee 的 ballad﹐委婉千迴﹐依舊貫徹華洋並存的明麗風格。這些來自不同地方的音樂元素﹐令《不如重新開始》的音樂風格呈現強烈的反差和對比﹐像一場豐富的自助餐﹐聽眾各適其適。
它是專輯的第一首單曲﹐早在專輯面世三個月前已派台。歌曲的誕生主要為了支持香港世界宣明會的「共創明天」重建家園計劃。據該慈善組織的官方網頁﹐世界宣明 World Vision 成立於1950年﹐是一個救援及發展機構﹕「旨在為貧窮的兒童、家庭及社區帶來長遠的改變,援助不分宗教、種族或性別。世界宣明會現時的項目遍及全球近 100個國家,幫助超過一億人;推行的援助項目以兒童為中心,因為當他們得到飽足,有棲身之所,可以上學讀書,並且受保護、重視及關愛時,社區便能蓬勃發展」。
SL 一向熱心公益﹐根據sandyandme資料﹐91年7月特別加開一場《意亂情迷演唱會》為華東水災籌款。92年全力支持世界宣明會的「共創明天計劃」﹐ 既到當地訪問﹐又參與《共創明天音樂會》的籌款演出。93年3月SL隨世界宣明會往孟加拉為《饑饉三十》作四天親善探訪﹐4月在北京出席《減災扶貧創明天》音樂會,與群星合唱主題曲《樂善的心》。94年9月為溫哥華Mount Saint Joseph Hospital 籌募經費義演﹐10月與張學友舉行演唱會,為芝加哥華人社區籌募興建安老院經費。99年SL回港演出商業電台《饑饉三十閉幕音樂會》。02年11月應「麥當勞叔叔之家」邀請,到廣西向學童派字典,並與陶喆合唱麥當勞世界兒童日慈善主題曲《他們都是我們的孩子〉。04年為達成梅艷芳的遺願﹐出錢出力﹐灌錄了兩首藏經歌曲,收錄在《樂行佛國》合輯﹐為佛會籌款。去年以兒童日大使身份擔任《麥當勞世界兒童日2006音樂會》表演嘉賓﹐例子不勝枚舉。
定居荷蘭十四年的周耀輝先生對於流行樂壇貢獻良多﹐筆觸直接簡明﹐充滿深意﹐筆下的粵語和國語作品同樣出色﹐而且寧缺毋濫﹐絕少出產次貨行貨 (有關周的故事﹐請參閱sandyandme 網主的的另一個blog i am chi。)。前文提及周先生第一首為SL 填詞的作品為《夜來香》﹐恰好趕上了《野花》傲世驚艷地綻放的季節。接著的《不捨不棄》﹐點題引用了《紅樓夢》的典故﹐卻又鋒芒內歛﹐不見賣弄文采﹐極為高章。到了《愛的世界》﹐開首寥寥數句經已意境並茂﹐把時間﹐地點﹐人物﹐心情作了最微妙的描寫﹕
杜的音樂生涯多姿多彩。他曾為劉德華監製過紅遍亞洲的《忘情水》﹐《一起走過的日子》﹐《謝謝你的愛》。九七年的時候在TVB的回歸典禮上出任音樂總監﹐指揮香港管弦樂團的演出。1995年至1998年間﹐杜是香港百代的A&R總監﹐到了2001年他成立了自己的 production house (Bebop Music Limited)﹐ 專攻廣告歌曲及演唱會製作的市場。2003年沙士肆虐﹐杜出任了《雄心飛揚》的監製﹐和50多名中港台藝人合作﹐也是梅艷芳最後一首灌錄的歌曲。杜旗下出品最成功的廣告歌曲﹐莫過於2004年的《藍色飛揚》 ﹐也是作曲及音樂總監一手包辦﹐等閒地出動了九名藝人: 郭富城﹐周杰倫﹐鄭秀文﹐蔡依林﹐F4及陳冠希﹐雄資力捧﹐哄動一時。2005年杜完成了50多場《雪狼湖》的指揮﹐2006年9月還作為陳潔靈葉麗儀等唱將在馬來西亞演出的音樂總監。作為一名音樂人﹐成積輝煌。希望他和SL日後仍有合作的機會﹐擦出新的火花。
2007音樂會的配樂較專輯錄音版本更豐富精彩﹐周國儀的爵士鋼琴故然一絕﹐Si-won Park 的大提琴中段獨奏﹐更是優美高雅﹐讓本來爵士味濃烈的歌曲抹上一點古典色彩。SL的演繹有別於專輯版含情脈脈的和風耳語﹐現場的詮釋﹐彷彿走過了一段漫長漫長的路途﹐當中歷盡崎嶇起跌﹐然而終於歸家的目標在望﹐激發起內心深處的快樂愉悅﹐感染力瀰漫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