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2009

對不起了愛


一首憶蓮的歌曲也有它的知音。所以喜歡《對不起了愛》的朋友大可以跳過這一篇不看。

雖然對這一首歌不致於「厭惡」﹐但誠然跟它「和而不周」﹐能否徹頭徹尾將整首歌聽完,要看當天時運。SL一直以來擅於改編原版歌曲,屢屢「青出於藍」。然而於《對不起了愛》一役﹐歌手雖竭力以赴﹑奈何狂瀾既倒﹑回天乏力,只剩無奈。《對不起了愛》可以視為「宗盛效應」 的第一號案例﹐ 即李先生的個人因素直接或簡接地影響了SL的知性決策和判斷。其後類似案例陸續有來﹐也許命中注定﹐真是「對不起了」。


《Sandy 94》專輯改編了兩首台式風格濃烈的抒情作品﹕一是陳淑樺以都會女性代言人身份演繹的《愛的進行式》﹐另一是于台煙柔腸百折的《對愛情讓步》。早在 90年初﹐台式作品如﹕《你知道我在等你嗎》﹑《想念你》﹑《耶利亞女郎》﹑《結束》﹑《那一段風花雪月的事》……早已紛紛被香港歌手改編﹐大街小巷傳唱火紅。到了90年代中﹐張學友王菲彭羚更不遺餘力﹕《只想一生跟你走》﹑《猜心》﹑《用心良苦》﹑《讓我跟你走》……反映了當時台灣流行曲在香港主流樂壇和KTV一枝獨秀。《愛的進行式》是李先生筆下的名作之一﹐旋律流於台式情歌慣見的商業大路﹐歌詞是李先生愛情手冊裡一貫精警的句子﹐透過陳小姐悅耳的歌聲﹐娓娓道來。雖然這種所謂「極度知性客觀」的愛情剖析﹐不免有老生常談之虞﹐然而不容否認﹐李先生簡約的描述與某些愛情的起承轉合相符﹐一矢中的﹕

從相識到現在 從冷淡到關懷 
從拒絕到依賴 從陌生到相愛

從深信到疑猜 從疼愛到傷害


從炫爛到蒼白 從廝守到分開
從感動到感慨 從體諒到責怪 

從期待到無奈 從狂喜到悲哀


抹不去的塵埃 抹不去的陰霾

你想你應不應該 拒他於千里之外

又捨不得現在 又不放心將來

如果只是害怕失敗 

那他究竟值不值得你愛

一段情寧愿短暫精彩 

還是先去問他會不會有將來

一份愛如果消逝的太快 

你可不可以當它是命運的安排
來到了SL的合唱版本﹐荒川里佳保留了周國儀原版的配樂﹐尤其極有都市特式的色士風獨奏﹐可說是明智之舉。SL原想邀請許志安一起合唱﹐無奈許以「檔期不合」為由﹐倫先生只好再為SL跨刀演出。

題外話一則﹕在《不如重新開始》推出後﹐我曾經寫過一封「歌迷信」到當時香港軒尼斯道星工廠/蓮迷會的基址。長達三頁紙的信件裡﹐提出了不少夏蟲語冰的「建議」﹐其中包括SL應考慮和同屬華星的許志安合作。當時許志安和鄭秀文是華星旗下的金童玉女,許志安推出了《喜歡妳是妳》後﹐更是狀態大勇。當然我不相信日理萬機的SL﹐甚至有機會看過我那封從老遠寄過去的歌迷信。然而當時看到關於SL想和許志安合作的香港八卦新聞﹐不禁自我稱許一番﹐自詡「英雄所見略同」。後來許志安兩度與葉德嫻聯袂合唱﹕《教我如何不愛他》和《美中不足》。雖然兩次合作在香港各大流行榜上也成積斐然﹐然而不知道許先生心底裡﹐會不會因當年錯過了和SL合作的機會而覺得可惜﹖

總括而言﹐倫林這一次的合作可能因為錄音過程過於傖促緊迫﹐雖然顯出了兩人紮實的唱功﹐卻沒有擦出什麼奪目的火花。倫先生的咬字和用氣仍然過於繃緊﹐其實放鬆一點效果可能更佳。SL演繹某幾句的時候﹐也顯然有點不太自然。《對不起了愛》算不上是周禮茂先生最好的歌詞。每一次聽到「海底針彷彿不懂戀愛」﹐都覺得有點突兀。

《多些那些》﹐《芝加哥的故事》及《誰像你好》三首作品珠玉在前﹐《對不起了愛》顯得有點技術性失準。幸而第五軌是驚天動地的《決心》混音版﹐也豈是「精彩」二字所能形容﹖

原刊﹕2007/11/04

10.26.2009

誰像你好


我眼中《誰像你好》在專輯《Sandy 94》的位置﹐儼然《沒結果》之於《回來愛的身邊》。雖然兩首R&B沒有在怎麼轟轟烈烈地在香港各大流行榜上名留青史﹐然而它們都充份展示著憶蓮置身九十年代﹑中港台歌手列強混戰下﹐登峰獨步之處。SL演繹這首《誰像你好》﹐一派怡然自得﹐顯然心中沒有一絲「逢迎市場需求」或「銳意尋求突破」的觀念。說穿了﹐它是SL慣用的一道微妙的R&B方程式﹕「音域 + 技巧 + 感情」﹔只是這次沒有了《沒結果》的凝重﹐隨意增強了「膽色 + 即興」﹐五種元素的組合和份量﹐恰到毫顛﹐相互激發出令人拍案叫絕的化學特性﹐可說是專輯中光芒四射的一首作品。最最難得的地方﹐是歌曲的整體演繹效果渾然天成﹐沒有唱將天后級人馬動輒賣弄炫耀的陋習﹐精詣之處(如為人所樂道的「海豚音」)﹐點到即止﹐隱隱懷著「登泰山﹑卻不在乎天下小」的大氣。

Rhythm and Blues 是一門很廣泛駁雜的曲風﹐與福音、swing、爵士、及藍怨等甚有淵源。自二次大戰起﹐R&B如龍捲風般從美國黑人音樂中騰空而起﹐席捲全國﹐及後影響遠大﹐先孕育出soul和funk的熱潮﹐繼而影響了後勁無限的hip hop。到了90s末期﹐R&B 轉型成為了Contemporary R&B﹐滲入了hip hop 的韻味﹐颶風也吹入了亞洲﹐讓陶喆﹐王力宏、周董及方大同諸子乘時而起。荒川里佳《誰像你好》的旋律比較返璞歸真﹐是一種脫胎至Motown時代The Temptations 的R&B曲風﹐編曲雖然帶有big band jazz的影子﹐然而SL以不折不扣的R&B手法來演繹﹐和Billie Holiday, Sarah Vaughan, Gladys Knight, Aretha Franklin, Al Green, Whitney Houston﹐Boyz II Men﹐Stevie Wonder 等一脈相承。又因為曲中SL不經意地亮了一手「海豚音」﹐令人聯想起 Leona Lewis﹐Minnie Riperton及Mariah Carey。所謂「海豚音」﹐whistle register﹐其實就是「假音(falsetto)的假音」或「假音再高八度」﹐即一般高於女高音的C調。

雖然「海豚音」難度極高﹐然而是一種聲樂的花巧多於帶有實際運用的價值﹐作曲人絕少標明於樂譜上﹐通常都是歌手ad lib即興演繹居多。運用(賣弄)多了﹐如Mariah Carey小姐﹐難免有呼喚方原數里內流浪犬隻之嫌(...WTF?!)﹔然而運用得宜如Minnie Riperton的《Loving You》及 SL的《誰像你好》﹐則有畫龍點晴的神來之筆。


其實作為一個歌手不容易﹐作為一個出色的女歌手更難。時下的女歌手底氣不夠﹐五音不全 ﹐要她們調不走氣不喘唱完一首歌﹐已屬難能可貴﹐別說什麼「海豚音」。至於有實力的女歌手﹐不論中外﹐有時候也難逃聲嘶力竭曬狗血或過於賣弄音域/聲浪 /震音等虛榮陷阱。可知要不慍不火演繹一首好的作品﹐談何容易。SL的《誰像你好》雖然起伏甚大﹐幾度高手出招﹐然而卻聽得人如沐春風﹐不覺得技巧和歌意有任何唐突或脫節之處。周禮茂所填的歌詞﹐如秀髮風飛、情人耳邊喁喁細話﹐真的「酒再不要為我傾因已醉倒﹐不想此刻感覺在逃」。另一句「上帝因我夢﹐竟把你造」﹐SL呵氣如蘭﹐嫵媚入骨﹐令人迷醉。SL的拿捏恰到好處﹐情迷處不俗膩﹐溫柔處卻又充滿激情﹐並不是那種單層面平鋪直敘的表達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倫永亮先生及SL的和音﹐極有層次地襯托著主音﹐令人神為之奪。

曾經虛擬過2007音樂會的曲目﹐《誰像你好》可說是最想SL演唱的三甲候選名單之一 (其餘兩首是﹕《暗示》及《不敢奢想改變你》)。除了極度喜歡這首帶有Mariah Carey早期R&B風格的作品外﹐也不諱言希望聽到SL現場演繹中段驚天動地的「海豚音」。

雖然07音樂會上﹐海豚沒有如想像中露面﹐然而絲毫無損SL完美無瑕的vocal演繹。SL在sandyandme中的專訪中透露﹐現在心態改變了﹐沒有以前好勝心重﹐加上這種唱法也不如以前那麼罕見及特別﹐是以覺得沒有非唱「海豚音」不可的必要。

覺得SL說得出這樣的話﹐的確深得「come as you are﹐be who you are」的箇中三昧。畢竟唱歌除了倚靠技巧外﹐能否將內心深處有感而發的感情融入旋律﹐感動知音﹐才是最重要。07音樂會的《誰像你好》﹐SL隨手輕舒﹐ 如秀髮風飛﹐高音部份音質脆亮﹐可說是現場罕見﹐令人忘卻這首作品本身極高的難度。加上SL柳腰款擺﹑眼波斜泛﹐的確「酒再不要為我傾因已醉倒」﹐蜜意如 膠似漆。這種造詣﹐誰像你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s. 八月中Sandyandme的版主Chi在他的網誌內以「海豚音」寫了一篇專題﹐資料詳盡﹐有聲有畫﹐不容錯過。

p.p.s. 最近聽過由新一代女歌手主唱的R&B﹐比較喜歡的有張靚穎的《日落大道》。對不起﹐沒有海豚出現。
(張靚穎在比賽中曾騷過海豚音﹐不過在專輯中卻藏技。)

原刊﹕ 2007/10/28

10.23.2009

芝加哥的故事


樂是憶蓮現場演唱的一項創舉。除了和香港管弦樂團及老朋友倫永亮合作外﹐會上SL更演繹了很多「滄海遺珠」。被資深音樂人如金培達、Iskanda Ismail、羅尚正、David Packer、櫻井弘二及袁卓繁等重新編曲後﹐SL的作品散發出異樣迷人的光芒﹐教人驚喜莫名。《芝加哥的故事》是演唱會一段無比精彩的環節﹐SL一身黑裙出場﹑髮垂輕紗﹐舉手投足大方壓台﹑冶艷照人﹐活脫是美國小說家F Scott Fitzgerald 筆下《大亨小傳》中令人夢縈魂牽的女主角 Daisy。在蔡浩文先生指揮下,銅管樂激揚澎湃﹐SL卓立台中央﹑完美無瑕地把《芝加哥的故事》曲折動人的情節娓娓道來﹐真如「猛火高唱﹑雨水低唱」﹐ 比之專輯和96「憶蓮盛放」版本更具戲劇感和震撼力﹐這首百份百的原創作品毫不遜色於百老匯舞台劇《Chicago》裡深放疏狂的爵士舞曲。

作曲人 Rika Kirakawa 荒川里佳是日裔流行音樂家﹐她參與《Sandy 94》的專輯創作﹐全賴倫永亮先生的穿針引線。荒川一口氣寫了兩首截然不同﹑難度驚人的作品《芝加哥的故事》和《誰像你好》給SL﹐一直是歌迷多年來的心頭所好。倫永亮同在94年推出了個人專輯(《心田》)﹐其中收錄了荒川作曲的《從不知道》。同年除了為SL及倫作曲﹐也寫了張衛健的《傾心、傾意、傾神》和楊采妮的《偷吻》。兩年後﹐荒川參加了第八屆CASH流行曲創作大賽﹐以一首由呂珊主唱的《我不再哭》奪得冠軍﹐也為李樂詩寫了專輯《放鬆》裡其中一首主打歌《早餐》和蘇永康《紅式》裡的《這叫什麼態度》。1997年荒川參與《雪狼湖》概念專輯的配樂工作 (劇末曲《抱雪》是她所編)﹐更為梅艷芳在專輯《水月鏡花》中寫了一首《什麼都有的女人》。荒川常參與演唱會音樂演奏的工作﹐主要負責keyboard。


林振強先生筆下的《芝加哥的故事》就像一則短篇小說﹐其故事性之濃烈﹐不亞於以前為SL所寫的《鷹與星》﹑《最佳男主角》和《再生戀》。根據SandyandMe透露﹐商業電台DJ Wasabi 曾在追悼林振強先生的特輯中指出﹐《芝加哥的故事》的原素材受了1978年Barry Manilow的首本名曲《Copacobana》的啟迪﹕

女主角Lola是古巴夏灣拿以北、最火熱的夜總會裡的紅牌showgirl。
她身穿孔雀般的黃色羽衣﹐打扮性感﹐跟酒保Tony感情最好。

二人從晚上八點工作到早上四點﹐雖然謀生不易﹐年輕的生命卻擁有著對方。

有一天大人物Rico光顧夜總會﹐他身戴鑽石好不闊氣。

當Lola舞罷﹐Rico召喚她過去﹐行徑粗暴。

Tony衝上力保﹐拳來椅飛之際﹐除了鮮血流濺﹐還傳來一聲槍響﹗

原來那些已是三十年前的往事﹐現在夜總會已成為了的士高。

Lola仍穿著她褪了色的羽衣﹐矜持地獨坐一隅、不絕喝酒。

失去了青春﹐失去了Tony﹐她還失去了常智……
《芝加哥的故事》保留了原素材的精髓﹐但林振強先生沒有沿用比較消極灰暗的末段﹐毅然以「生與死仍然屬你」及「多麼掛念你」告終﹐令歌曲更為蕩氣回腸﹐激情悲壯。 有人曾經將《芝加哥的故事》的曲式歸類為「芝加哥藍怨」(Chicago blues)﹐其實不太正確。《芝加哥的故事》的曲式是典型的big band jazz﹐編曲配器的層次比較豐富和固定﹐有板有眼﹐歌曲中沒有什麼地方出了現「即興演繹」 (improvisation) 的空間。反而林子祥早年的作品《這一個夜》就屬於比較正宗的「芝加哥藍怨」曲式﹐不管節奏、和弦音階﹐和整體的感覺都比較接近﹐中段口琴的獨奏﹐更充滿了 improv 的黃金機會﹐每一次都可以作出天馬行空的變化。

SL的演繹是《芝加哥的故事》最突出的地方。專輯第一軌的《多些那些》寸寸迸射出爆發力﹐很容易令第二軌無以為繼。《芝加哥的故事》卻不讓人失望。主歌部份十分工整﹐讓SL將故事情節以比較豪邁客觀的手法表達。到了副歌部份 ﹐每一段「像猛火高唱、像雨水低唱」SL深情如海﹐以「收、放、輕、重」的技巧﹐使重複的副歌起了微妙的變化﹐令每一次的演繹都有不同的感受 (另一最佳例子為《哭》 )。初次聽這首單曲的時候﹐曾擔心SL的聲音是不是用得太盡﹖然而當SL聲線將盡將到極限的時候﹐SL都能再下一城﹐沒有出現力竭聲嘶的瑕玼﹐除了是她呼吸底氣的充沛外﹐這個階段的SL真的很了解自己的vocal特色和潛力﹐是歌手的領悟、經驗和信心的成果。全曲起伏壯闊、一氣呵成﹐像下了一場酣暢的雷雨 ﹐痛快不已。中段ad lib﹐更是平地驚雷﹐令歌曲生色不少。


《芝加哥的故事》充份發揮了SL作為音樂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也激發了她歌聲演繹上的潛能。就算現場演繹高音部份﹐SL履險如夷一蹴而成﹐駕馭這首難度驚人的作品絕對卓卓有餘。最難得的是主歌和副歌部份﹐闡述者和第一身的角色交替天衣無縫﹐激情綻放的歌聲令樂迷進入了一個傳奇世界﹐一時無法抽離……

原刊﹕ 2007/10/20

10.20.2009

多些那些


《決心》和《赤裸的秘密》派台、於各大媒體排行榜打進三甲位置後﹐第三主打《多些那些》銜尾並接、在2004年六月光榮登場。雖然當時專輯尚未面世﹐但憶蓮的形像已在筋斗雲上變了好幾變﹐既犯過技術性失誤的「人“grunge”亦“grunge “」﹐ 也帶來過「修女戴耳環」的悅目驚喜 。如記憶無誤﹐這首單曲緊隨梅艷芳的《如夜》成為TVB的《勁歌推介》﹐電視台無時無刻趁隙熱播,憑良心說華星也曾為SL出過綿力宣傳這張專輯。MV中﹐SL以嶄新「娃娃短髮」示人﹐也許天后變得太 down to earth﹐出人意料﹐外界反應不一。不過「娃娃髮型」經KR改良後(最初出現於呂方《流浪花》MV中)﹐清新涼爽﹐十分適合夏季﹐還是流行過一陣子。

上一次倫永亮大師為SL寫歌﹐赫然是1992年專輯《回來愛的身邊》裡的《醒醒》。兩個年頭倏忽飄走﹐香港樂壇風起雲湧﹐經已時移世易。平心而論﹐《多些那些》本身的旋律和架構﹐彷彿「心既未洗、面亦未革」﹐跟倫先生其他的跳舞作品如《三更夜半》﹑《第四晚心情》巧合雷同﹐改變只的是旋律的高低音和編曲配器的手法﹐歌曲整體而言﹐紮實有餘﹐卻已是故地重遊。可能當時專輯製作時間極為緊迫﹐倫先生又身居監製﹑作曲﹑編曲和音等多項要職﹐作品在生死時速的情況下催生出世﹐難免顧此失彼 (在同期曾經派台的《情歸何處》 ﹐足証倫先生功力之深 )。SL全身轉投滾石、繼而維京﹐和倫先生在專輯上的合作機會﹐更創下了歷史新低。除了偶爾參與編曲及和音工作外﹐鮮有倫先生本人的作品出現。大家也許意識不到自《多些那些》後﹐竟直至另一個世紀的專輯《本色》裡﹐倫先生才在「composer」的位置上再次出現。自《多些那些》至《Incomplete》的旅途中﹐風光幻變流轉﹐也失去了一代巨匠林振強先生﹐不無感慨。

林振強先生在《Sandy 94》的作品﹐比之專輯《不如重新開始》裡的《假如讓你吻下去》和《震撼》﹐落筆更為單刀直入。《多些那些》的題材﹐自《Ready》和《都市系列》已屢見不鮮﹐可說至周禮茂的《沒有你還是愛你》集之大成﹐充份發揮了「欲斷難斷﹐暫借一夜」的進退兩難。雖然《多些那些》絕對不玩遊戲﹐但還是玩了筆墨遊戲﹐ 歌詞有很多地方回應了以前SL的名作﹐如「潮和浪」(《依然》 )﹐「沒(有)結果」﹐更有應該不應該也是「瘋」與「野」等等﹐思憶果然滔滔不斷。《多些那些》的歌名其實有點玄﹐同一類型的作品﹐還有《這些那些》和《這麼那麼怎麼》﹐單從歌名已引人遐思。


《多些那些》最出色的地方當然是SL充滿騷靈爆炸力的歌聲。這首單曲被選為專輯的第一軌不無道理。開端的ad lib先聲奪人﹐石破天驚﹐到了中段過場的英文部份﹐愈發淋漓盡致﹐令人想起 Mariah Carey早期的專輯如《Emotions》 ﹐誠意斐然﹐感覺尖銳赤裸。若非SL唱功透切多變﹐捨假聲就真聲﹐《多些那些》這首單曲將會變得平淡如水﹐乏善可陳﹐難達到專輯裡那種步步進迫﹑驚濤駭浪的效果。因為成本和製作時間上的限制﹐和音都是SL和倫永亮二人粉墨登場一手包辦。二人的和音如太初混一﹐極具層次感﹐令主音部份更為理想突出。


SL雖然在不少場合SL演唱《多些那些》﹐卻沒有在主要的演唱會中演繹過。94年《赤裸多些林憶蓮那些音樂會》﹐《多些那些》曾是concert的點題歌曲之一。經過時間慢慢的滌濾﹐《多些那些》一如專輯《Sandy 94》﹐已在不少人的心中佔據了獨特的位置。

原刊﹕ 2007/10/07

10.17.2009

Sandy '94


看過去SL的音樂事業﹐每當她要離開一間唱片公司、推出最後一張個人專輯的時候﹐她的作品往往敢於承擔較大的市場風險﹐在意念﹑創作﹑和選曲方面流露一份我行我素的自信,有點高人下棋舉手不回的爽朗果斷。我們可以從新力末期的《Ready》,華納末期的《野花》,甚至滾石末期的《鏗鏘玫瑰》看到這種風格和演繹上的蛻變。

雖然《Sandy 94》在藝術成就及製作等方面不如《Ready》和《野花》兩張專輯﹐但在某種程度上﹐《Sandy 94》的本質和這些「最後專輯」並無異致﹐都源自於藝人本身於音樂成長過程中醞釀出來的「獨立宣言」﹐有種令人非細心傾聽不可的震撼力。只是這一次「獨立宣言」的對象﹐並不是新力華納等固有的龐大唱片製作機構﹐而是從一九八七年專輯《憶蓮》以來便合作無間的許愿先生。


在這張轉輯裡,SL取回了監製和主導音樂的控製權﹐捨用許愿趙增熹黃偉年等星工廠主腦人物﹐毅然和多年戰友倫永亮再次並肩﹐返璞歸真﹐重新出發。個人認為《Sandy 94》是一張「率性」多於「計算」﹐全憑感覺作決定的專輯。誠然﹐不管從製作成本、錄音及混音技術上各方面作比較﹐《Sandy 94》明顯地與《回來愛的身邊》和《不如重新開始》相差好一段距離。然而《Sandy 94》的光芒在於SL的唱功更上層樓﹐及和新的音樂伙伴合作擦出了火花。彷彿一剎那脫下了樂壇天后至高無尚的包袱﹐也不必動輒以什麼日本先進混音技術或某某亞洲音樂大師的參與來作宣傳專輯的重點。儘管專輯裡有很多地方不太完美﹐然而每一首作品都流露了獨立製作常見的幹勁和熱忱﹐多了一份歌手的投入和不修飾的真誠﹐和歌迷的距離也彷彿比前兩張粵語專輯更為貼近。


在選曲方面﹐《Sandy 94》也是從《Faces and Places》以來,首張沒有取用任何 Dick Lee 作品的專輯。換言之﹐專輯裡沒有了SL最為人津津樂道的 fusion 作品﹐取而代之是比較 raw 的歐西曲風﹐不管是pop (多些那些)﹐jazz(芝加哥的故事)﹐ R&B(誰像你好),或ballad(明天醒來時)﹐編曲方面均以bass及電結他等比較基本的樂器為主﹐偶以色士風作點綴﹐感覺上出現《都市觸覺》音樂的影子。雖然編曲一點都不算工整華麗﹐卻有點「用自己本來面目演出﹐讓我素著一張臉宣佈」的韻味。


這張專輯SL大膽地和新的音樂人合作﹐如荒川里佳﹐江志仁及陳錦輝,泡製出《芝加哥的故事》、《誰像你好》、《沉淪》和《感情不老》等難度既高﹑效果又令人喜出望外的「非主打」歌曲。平心而論﹐比較遜色一點的可算是數首改編的作品﹕《對不起了愛》﹑《赤裸的秘密》和《明天醒來時》。本人覺得《對不起了愛》是整張專輯的敗筆﹐其實可以改編其他歌曲﹐除了那是李先生的名作﹐順手拈來﹐我想不出其他理由﹔《赤裸的秘密》和《明天醒來時》的旋律雖然平淡﹐但SL的唱功的確了得﹐是以《赤裸的秘密》整體效果遠較國語原版《對愛情讓步》高出不知凡幾﹐《明天醒來時》也演繹得格外動人。


雖然《Sandy 94》的封套設計及攝影,曾被一本香港八卦雜誌評擊為「抄襲」意大利品牌Sisley94年度的時裝目錄﹐但我對平面設計一竅不通﹐所以不置可否。不過個人卻十分喜歡這種比較粗糙、簡單和帶幽默的設計風格﹐至少有別於《回來愛的身邊》和《不如重新開始》等有點過於formal和刻板的包裝。更高興的是封套的照片如DVD裡面的花絮片段﹐能讓樂迷有機會窺見封套及音樂製作的珍貴過程﹐也讓很多幕後功臣如監製﹐樂手﹐混音師 ﹐Charmaine﹐Alice﹐Nancy 及Kim 的盧山真面目得以在專輯裡出現。


一九九四年的香港流行樂壇已和八十年代末期及九十年代初期的境況大不相同。雖然男歌手方面依然被所謂「四大天王」所壟斷﹐女歌手方面已再不是林葉平分秋色﹑關淑怡亦步亦趨的局面。雖然SL的《不如重新開始》銷量回勇﹐然而其他的女歌手在當年也有凌厲非凡的戰跡﹕王靖雯的《十萬個為什麼》充滿自我﹔彭羚的《See for Cass》力挑高難度唱功;鄭秀文的《大報復》一洗文秀作風以前衛的「金毛強」姿態出現。這三張專輯(《大報復》是新曲加精選)在商業和樂評上都出現了突破﹐取得極高的成就。三名女歌手來勢愈戰愈勇﹐成為了樂壇新力量。1994年更是王關彭鄭四人的天下﹐《胡思亂想》﹐《My Way》﹐《十誡》及《未完的小說》各領風騷﹐加上SL全力攻打亞洲日韓市場﹐曝光率和產量下降﹐在香港樂壇的震撼力已漸不如前。《Sandy 94》是SL音樂事業轉型的一個里程碑。其後SL離開星工廠﹐加盟台灣音樂巨人滾石唱片﹐專攻更龐大的國語音樂市場,可說給SL開出了一條更長遠和廣闊的事業道路,影響直至今日。

原刊﹕ 2007/09/26/09

10.14.2009

暗示


一次憶蓮推出了專輯後數月、派台歌曲攀到了高處又塵埃落定之際,都會悵然若失。因為又開始了漫長的等待,期望下一則新聞動態,下一首單曲,下一幀公開照片。在《都市觸覺》的階段,還可以寄望remix EP來吊一吊癮,隨後大巧不工,則不知道下一步會是什麼驚喜。在佇候的同時,只能不停重溫過往的專輯,將音樂反覆聆聽,也將歌詞反覆細嚼,找尋歌聲裡尚沒有捕捉到的神采,儘管驚鴻一瞥,卻足夠歡慰好一陣子。1993前半年SL十分活躍,《不如重新開始》,《不必在乎我是誰》和《天地野花情撼紅館》,轟轟烈烈。繼而SL移師陣地,轉戰東瀛,直到了差不多年底才有《暗示》的出現。

《暗示》的作曲者為日本唱作女歌手上田知華。上田1957年生於京都,78年以音樂組合上田知華+KARYOBIN 出道,84年推出個人專輯。上田是饒有才情的女音樂人,曾為不少大腕作曲,如井上昌己﹐石野真子﹐今井美樹﹐酒井法子﹐中森明菜﹐森口博子﹐渡邊滿里奈﹐ 松田聖子﹐佐藤聖子,小泉今日子,中山美穗,早見優,松隆子,南野陽子……都是日本藝能界光芒閃耀的人物。上田也為不少偶像劇場和動畫片寫主題曲,包括《ヴァンサンカン-結婚》,《多啦A夢劇場版》和《美少女戰士》。上田一共為SL寫了兩首作品﹐一為《春雨》(即《暗示》),另一為《だからって》﹐兩者旋律各有各纏綿繾綣,感性動人處如織錦在手,質感輕柔,一針一眼纖細玲瓏,聽後令人浮三天大白。趙增熹的編曲巧妙地運用了鍵盤、色他、acoustic 結他、弦樂及抒情R&B節奏,提供了斑爛豐富的底色,只待填詞人和歌手將歌曲帶往不同的情感方向。相比起中段豐盛華麗的弦樂編排,末端的數節琴鍵,如水滴回音,歸入萬籟寂靜,更合我意。


國語版本《春雨》的填詞人是李宗盛,繼《當愛已成往事》和《不必在乎我是誰》第三度為SL 創作,最初收錄於1993年11月出版的《滿天星音樂VOL.1心醉神迷滿天星》合輯內 (90年代的滾石唱片很喜歡用「紮腳布」般又長又臭的合輯名字,另有一例為《滾石九大天王—好戲好歌唱不停—燒得厲害》,名字極盡誇張荒誕之能事)。 1993年是SL和李宗盛音樂旅程上一個特異的年份: 前者開拓日韓等亞洲市場,在香港曝光率劇減,後者正值入行十周年宣佈「暫別樂壇」。也不必八卦深究當時李宗盛的創作心境,然而上田知華的旋律來到他的筆下,頓然呈現出一片情意盎然的仲春氣象,歌詞中那份蠢蠢欲動、意亂情迷、打從心底裡湧將滿溢、抑藏不了的激蕩情懷,和玻璃窗上春雨停駐、悠然滑落,夜色浮華絢爛的靜態,作出了對比,也寫活了小樓一夜聽春雨、「等愛的女人」的心事。

夜色裏 霓虹閃爍我眼底
想隱藏的感情 只是不說而已

壓抑讓愛啊 遙不可及

明白自己 沒了愛情不可以

如果讓我依偎在柔柔臂彎裏

我會因為有愛 歡天喜地

坦然面對 不會躲避

窗外綿綿的春雨 我蠢蠢慾動的情意

再也無法不露痕跡 早已不是秘密

就在我的眼底 你是否曾留意

滿滿的愛在心裏 亂就亂吧何必理

真愛難免尋尋覓覓 心痛只是必須

為了等我一生伴侶

(只為等待我一生伴侶)


是不是你 我在等的 是不是你

如果有一天我與你再次相遇

你可要相信 不許懷疑我的愛

千真萬確 不是兒戲
SL的演繹手法,柔情似水卻不失含蓄自重,主歌部份娓娓勾劃此情此景,副歌部份輕柔處若有若無,足以彌補歌詞稍嫌刻意通俗的美中不足。這種倚窗夢囈般的小女人心態,和去年專輯《呼吸》中形形式式的「一個人」所流露的自信、堅毅和主動,一加引證對照,可說相映成趣。

國語版本的故事題材則和粵語版本《暗示》截然相反。前者是熱切期盼,可望卻不可即。後者則是情感在指縫悄悄溜走,欲斷難斷。潘源良的歌詞素來充滿電影感,單就第一句,彷彿已描劃出情侶兩人對坐無言的僵局。一些難以啟齒的事,很多人都會選擇以暗示來表達,英文有一句: there's handwriting on the wall,很多事情呼之欲出,只差承認和接受而已。

當你說 你想起遠方一處
從前在那裡是那麼開心寫意

現在卻似被困的小子

我聽到了 已經不止這一次

為何定要借助某一些相關語

就像你永沒法可啟齒

難道要我去話你知


我早知道你心意

別再暗示每一次

其實若你決定要走

卻怕說這句子

我也暗暗了解

不可把你留住

緣份斷還未斷時

若要痛就痛一次

無謂又再暗示我知

故意怕我介意

蠶蝕我心 好比倒刺


早知道 長夜盡頭夢醒時

原來是最愛亦最傷心的一次

但是也算是個新開始

無謂再去暗示痛多幾次


情路到此 了斷何時
國粵兩個版本,誠然我是比較喜歡《暗示》多一點。雖然這首歌沒有大紅,然而在我心中永遠位列SL五大悲情歌曲之一 (與《沒有你還是愛你》,《沒結果》,《哭》和《野花》等齊名) ,每次聽到SL以哭腔將《暗示》那種進退兩難、悔之已晚的深情唱來,定必矍然心痛莫名。

《暗示》的TVB MV邀得高大威猛的鄭浩南先生演出男花瓶角色,可說繼王敏德先生後又一「電燈柱掛老鼠箱」的精妙配搭。林鄭二人一身黑衣樸素,帥氣得令人屏息叫好,兩人道左難捨難離,令畫面倍添淒美動人。

原刊﹕ 25/08/2007

10.11.2009

給等最久的人


蓮簽約滾石後推出的第一張專輯《不必在乎我是誰》,銷量蔚然,據聞總數超越了150萬大關,赫然重現首張國語專輯《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席捲華語市場之勇。這張專輯絕大部份的曲目都是改編自星工廠成立以來SL粵語專輯(《野花》、《回來愛的身邊》和《不如重新開始》)裡的作品。主打歌《不必在乎我是誰》雖是李宗盛為SL 度身訂造,但旋律早已被《假如讓你吻下去》先拔頭籌﹐以粵語版本搶先面世。誠然除了歌詞和文案稍有不同外,專輯沒有帶來太大的驚喜。最讓人意外和珍惜的地方,莫過於由小蟲包辦曲詞的兩首精彩作品:《給等最久的人》和《快樂的壞東西》。《不必在乎我是誰》可說因為了這兩首新作品而變得不平凡

小蟲原名陳煥昌,1983年出道,第一首創作的歌曲為《小雨來得正是時候》,技驚四座,令鄭怡事業攀上新高峰。小蟲和很多台灣流行歌手合作過,令人耳熟能詳的作品包括張雨生的《我喜歡瘋狂》,周華健的《我是真心付出我的愛》,伊能靜的《悲傷的朱麗葉》,張惠妹的《我可以抱你嗎》,江淑娜的《請你記得我的好》,蔡琴的《我和我自己的影子》,陳淑樺張國榮的《當真就好》,張清芳的《不想你也難》,潘越雲的《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梅艷芳的《親密愛人》,曾慶瑜的《一往情深》等。《鍾愛一生》和《心太軟》是九十年代兩張極具代表性的國語專輯,杜德偉及任賢齊更是小蟲一手提攜,令二人在樂壇上創出佳積。除了作為音樂製作人,小蟲的原聲音樂作品更是經典林立:如《阮玲玉》,《紅玫瑰白玫瑰》,《天浴》,及近期的《神鵰俠侶》,將西方音樂帶進充滿中國特色的影視裡,令畫面更添震撼力,無不令人拍案叫絕。


比起其他歌手,小蟲和憶蓮的合作機會並不算多,但在93年間小蟲為她親手打造的三首作品都充滿鮮明的特色,如《給等最久的人》的acoustic ballad,《快樂的壞東西》的hip house,及《玫瑰香》的阿根庭探戈,三種截然不同的曲風,每首都令人驚艷莫名,愛不惜手。小蟲的音樂創作力深受歐西流行曲影響,成熟多變,將SL歌聲裡細緻綿延的溫柔、佻達跌宕的挑逗,和幽怨撩人的情慾,透過他的音樂創作發揮無遺。足見小蟲極暸解歌手的優點和潛力,是個不折不扣的宗師級製作人。希望二人日後能有再次合作的機會。


三首作品裡尤以《給等最久的人》最合我意。
Acoustic 結他的和弦徐徐響起,意境清新雋永,彷彿屬於仲夏初秋的季節,夜色裡驀然湧上溫馨卻略帶感觸的心情。《給等最久的人》呼應著《都市心》裡的《我只是個不擅等待的情人》,後者選擇「流浪」,前者選擇「守候」。

「等待」是一種既浪漫卻又痛苦的勾當。如分隔兩地的情人在「等待」重聚的時刻;另有一些則「等待」愛情的發生,或喜歡的人察覺;有些「等待」夢醒時分,重新開始。倘若在「等待」的時候熱烈投入生活或留意身邊玫瑰的芳香,「等待」的日子也許不算太難打發。要是全心全意在「等待」,那種「渡日如年」﹑天黑等到天亮的滋味委實極難忍受。

我曾經試過「等待」也曾經被「等待」,不管哪一個角色,其實也算是一種幸運 (一種諷刺?)。對於曾經苦等的人,《給等最久的人》這一首歌,無疑是最理想的結局、最熨貼心靈的安慰。因為沒有什麼比苦盡甘來、得到喜歡的人由衷感謝來得美好珍貴。《給等最久的人》給予了無數人寄托和希望,也許這樣的一天真的會無聲無兆地到來。

SL的氣聲演繹,在結他和弦襯托下,說不出的輕柔細膩,如情人耳邊的喁喁細語,夜來香淡雅的花蕊,令人渾身酥軟乏力。相信最鐵石心腸的人聽到了《給等最久的人》都會被柔情所融化。SL在2004港樂裡以不插電的形式,演繹了《給等最久的人》。在包以正帶領的精英爵士樂手伴奏下,SL的歌聲徐徐蕩來,如曲水流觴,令人柔腸百折,畢竟追隨她的人確是「等最久的人」,以這一首歌回饋知音,絕對適當。

原刊: 18/08/2007

10.08.2009

當愛已成往事


事莫提 風雨人生幾番晴
情起情滅 愛恨嗔痴埋心底
歲月迷離 相逢何在不可期
無常人生 血淚斑斕早說盡
聚散離合 縱是不捨天已定
莫喚我名 柔情萬千怕再起
鑼鼓輕催 點粧勾眉唱舊戲
是非恩怨 留待君王細思憶
《當愛已成往事》說是電影《霸王別姬》 的主題曲,倒不如說它是電影的片尾曲。根據 sandyandme 指出,憶蓮在92年11月和台灣滾石唱片簽約,李宗盛寫好了《當愛已成往事》,邀請SL合作。同年12月,SL和李宗盛在商台《創作人音樂會》,首次同台演出合唱。 《當愛已成往事》的旋律有台灣流行音樂強烈的風格,李的歌詞有一種淺白但深邃的透視力,紅塵十丈、貪嗔痴怨,都在他筆下無所遁形:
往事不要再提 人生已多風雨
縱然記憶抹不去 愛與恨都還在心
裡真的要斷了過去 讓明天好好繼續
你就不要再苦苦追問我的消息

愛情它是個難題 讓人目眩神迷
忘了痛或許可以 忘了你卻太不容易
你不曾真的離去 你始終在我心裡
我對你仍有愛意 我對自己無能為力

因為我仍有夢 依然將你放在我心中
總是容易被往事打動 總是為了你心痛
別流連歲月中 我無意的柔情萬種
不要問我是否再相逢 不要管我是否言不由衷

為何你不懂 (別說我不懂 )
只要有愛就有痛 (有愛就有痛)
有一天你會知道人生沒有我並不會不同 (沒有你會不同)
人生已經太匆匆我好害怕總是淚眼朦朧
忘了我就沒有痛 (忘了你也沒有用)
將往事留在風中...
說起不懂其實我真的不懂。這一首歌若是電影的主題曲,林李對唱是寓意菊仙和小樓之間的感情? 那麼蝶衣的主題曲又是什麼? 倘若這首歌曲是關於小樓和蝶衣的故事,SL是蝶衣嗎? 還是兩個男人對唱可能比較合適? 當然林李的配合,加上電影的成功,歌曲像狂風,席捲亞洲華語樂壇。雖然林李二人是分開灌錄自己的聲部,然而兩人感情投入,的確唱出了人海中分離在即欲斷難斷的痴纏。對於周國儀錢幽蘭的配樂仍是喜惡參半,開始和中段的合成弦樂,就像埃及玫瑰,「假的真的很假」。換了是小蟲的《葬心》,《玫瑰香》和《天浴》就不會捨真的弦樂而取合成的配器,功虧一簣。張國榮和范蓁蓁都曾經翻唱過《當愛已成往事》,誠然兩個版本都不比林李對唱版本來得出色。個人覺得最動人的《當愛已成往事》,應數演唱會上萬人合唱版本。

《當愛已成往事》對於原唱人而言,何嘗不是一語成讖……

原刊﹕ 07/08/2007
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於
《霸王別姬》小說及電影

10.05.2009

戀愛在不遠處等我


國東岸某些城市﹐冬天通常一熬可以熬上近五個月﹐是以很多人都格外珍惜夏天短暫明媚的時光﹐多作戶外活動。以前唸書的時候﹐四個月實習四個月上課﹐夏天有時候會在綠草如茵的校園渡過。當時唯一解悶的方法﹐當然是隨身聆聽著憶蓮的音樂。 SL有不少歌曲都帶著盛夏的氣息﹐聽後有一種消暑的快意﹐如早期的《搖擺口紅》﹐中期的《黃昏》﹐《偷閒》﹐及較後期的《風箏》﹐《該不該》﹐和最近期的《放開手》…當然眾多歌曲裡《太陽傘下》和《戀愛在不遠處等我》﹐該算是最屬於金色夏季的作品。

《戀愛在不遠處等我》的原曲為關西音樂人浦田博信作曲編曲﹐松井五郎填詞的《I LOVE YOU につつまれて》(意譯被I Love You所包圍)﹐收錄在SL首張日語個人專輯《Simple》內﹐粵語版卻在香港較早面世。浦田博信是當時日本的新音樂人﹐曾就讀大阪外語大學俄語系﹐酷愛音樂﹐事業全面而活躍﹐曾擔任作/編曲家﹐專輯製作人﹐結他手﹐主音歌手﹐電台DJ﹐原聲配樂師 (如《花吹雪女スリ三姊妹》) 及三葉音樂院講師等多項角色。曾經和他合作過的亞洲藝人包括遠藤真理子﹐宮田麻衣﹐小泉あづみ﹐渚ゆう子﹐マキ凜花及香港的陳奕迅 (《遊離份子》)。


浦田的音樂路線充滿爵士﹐bossa nova 及亞洲new age色彩﹐尤以92年和木村恭子等以「Jalan Jalan 」組合為名推出的專輯《Bali》 ﹐最能透現這種國際音樂的嶄新風格。 Jalan Jalan 是印尼爪哇語中「散步」的意思﹐故名思義﹐浦田的音樂特色以輕快悠閒為主﹐充滿「有機性」和「流動性」。《戀愛在不遠處等我》是一首中快版的歌曲﹐配樂雖以合成樂器為主﹐但鍵盤編排靈動跌宕和具備層次感﹐精彩紛陳。


雖然在《不如重新開始》這張專輯﹐林夕和林振強各人包辦了兩首主打歌﹐但周禮茂《戀愛在不遠處等我》的歌詞﹐卻絲毫不見遜息。經過《不如重新開始》﹐《天大地大》﹐《紅顏未老》﹐《假如讓你吻下去》等比較幽怨深刻的作品﹐《震撼》獨力難挑大樑﹐難以舒緩中和專輯裡隱隱的凝重和壓抑感。《戀愛在不遠處等我》清爽輕快﹐劈頭數句已擺明了以繽紛的夏季作背景:

艷陽射向我溫柔柔
漫長下午喝一杯冰冷冷酒

熱流在細胞中浮游

還原著心深處愛的傷口


在凝望遠方天藍藍

綠悠是眼底疊起的遠遠山

動人夏季再飛回頭

隨便便趕走了我的深秋
周的歌詞充滿了對愛情的樂觀自信和憧憬﹐道別昨天的酸溜溜和不再追究過去的傷感﹐深深相信戀愛會在不遠處再等待﹐灑脫率性﹐胸襟一片光風霽月﹐卻又不失旖旎細緻﹐平衡處隨便卻也恰好。

SL的演繹﹐清新爽快﹐溫柔甜蜜﹐將新戀情快要到來的喜悅和興奮﹐和對過去不快經歷的釋懷和接受﹐從歌聲裡從容地表露。每次聽這一首歌﹐就像在烈日下喝一杯 iced cappuccino 一般﹐暑熱煩悶統統一掃而空。

原刊﹕ 15/07/2007

10.02.2009

假如讓你吻下去


少年來﹐反覆重聽《假如讓你吻下去》 ﹐只覺夜意襲人。

憶蓮熟悉婉約的歌聲﹐重重疊疊﹐像一口微涼的酒﹐輕嚐輒止間﹐已讓人薰薰欲醉。1993年首次聽到《假如讓你吻下去》﹐誠然並沒有馬上觸電。也許﹐個人的觀感﹐受了李宗盛先生筆下流於寶島商業化﹑欠缺起伏鉅變的旋律所影響。也覺得林振強先生是次的歌詞填得有點隨便(後來慢慢改觀)。還有是周國儀和錢幽蘭的編曲過於倚重合成樂器﹐予人堆砌的塑膠質感……原因不一而足。不過這首單曲絕對受得起時間的考驗。SL輕若遊絲的演繹﹐一矢中的﹐愈聽愈耐聽﹐證明了動人的演繹﹐純屬發自內心﹐不必聲嘶力竭大灑狗血。和現今的流行曲相比﹐《假如讓你吻下去》儘管保守大路﹐輕而易舉地成為了timeless classic﹐更曾被楊千嬅和吳浩康等重新演繹。


《假如讓你吻下去》是第三首SL演繹李宗盛的作品。眾所周知﹐第一首是華納年代的作品《還有》﹐改編自《結束》。當時林李分屬對立唱片公司﹐一個是香港當紮女歌手﹐一個是台灣資深製作人。第二首《當愛已成往事》和李首次合作﹐是92年 11月SL加盟滾石後﹐唱片公司挾以電影《霸王別姬》的鋒芒﹐為她打響頭炮。《假如讓你吻下去》(原曲《不必在乎我是誰》)﹐才是李第一首為SL「度身訂造」的單曲﹐繼後還有《傷痕》﹐《哭》﹐《夜太黑》和《鏗鏘玫瑰》等迴響極大的流行作品。


從《Faces & Places》開始﹐SL不少精彩的作品﹐如《前塵》﹐《破曉》﹐《夢了》﹐《再生戀》﹐《野花》﹐《沒結果》﹐《紅顏未老》都出自獅城才子Dick Lee之手。其中鋼琴弦樂與二胡笛子交纏﹐中西音樂元素融匯﹐迥然有別於當時香港慣見的原創或改編流行作品。從專輯《野花》開始﹐SL背上了「曲高和寡」四字莫須有的罪名。儘管《寵愛》已商業到了SL罕見的極限﹐然而中段的ad lib和拉丁梵唱依然格調孤高﹐鶴立雞群。到了專輯《不如重新開始》﹐加入了李宗盛的兩首作品﹐一來是深慕李大師曲詞並茂的盛名﹐二來他的音樂風格和 Dick Lee確是南轅北轍。前者親民通俗的路線﹐更能迎合亞洲龐大華語音樂市場的口味。


《假如讓你吻下去》的音域需求不大﹐赫然和李大師筆下其他作品如《問》﹐《明明白白我的心》和《這樣愛你對不對》曲路旋律一脈相承﹐都成為了K場大熱的作品。《不必在乎我是誰》的歌詞可謂李先生對於當時孓然一人的SL有感而發。歌詞中最精警的一句﹐莫過於「女人若沒人愛多可悲﹐就算是有人聽我的歌會流淚」﹐當然接著一句說到「真的期待有人追」﹐則通俗得有點莫可名之。


總覺得《不必在乎我是誰》﹐《假如讓你吻下去》﹐《不如重新開始》和《紅顏未老》四首歌的主旨和意境依稀相似﹐都是關於一名深閏寂寞的女人﹐悠然嗟嘆著韶華虛渡的憂慮和感慨。林振強先生的《假如讓你吻下去》是四首單曲中比較纏綿性感的一首﹐曲末更借用了感情是一場賭博的比喻。雖然這個比喻絕非原創﹐然而卻有一定的真理。有些人贏得起卻輸不起﹐因為沒有一定必勝的把握﹐所以從來不敢舉手不回地下注。有一些下第一把注便大贏﹐不必再賭。有一些則早已沒有賭注可下……雖然這首歌算不上是林振強先生最出色的作品﹐然而繢綣悱惻﹐給予了SL感情發揮的空間。


Mac Chew ﹐ Jenny Chin 和李宗盛先生合作已久。稍前提及不太習慣周錢二人的配器選擇 (即以電子合成器為主)﹐因為素來抗拒合成器發出的人工弦樂﹐總覺音效假得令人頭皮發麻﹐奇cheap無比。然而卻十分喜歡《假如讓你吻下去》的兩小節 acoustic 結他前奏 (原曲《不必在乎我是誰》反而欠缺這短短七秒鐘的片段)。若說這是星工廠為《假如讓你吻下去》事後加工﹐國粵雙語版本的中場部份卻又共有一段結他 solo。難道國語版是為了省那數秒時間而刪去結他前奏﹖可說令人大惑不解。周錢二人為SL所編的眾多作品之中﹐我最喜歡的是《天衣無縫》。


SL 的演繹出神入化﹐趨退自如﹐雖然沒有高峰深谷般暴起暴跌的旋律﹐卻仍能把《假如讓你吻下去》的感性表露無遺。SL用了另一種方式來演繹《不必在乎我是誰》 ﹐感覺上比較激情澎湃。93年的時候比較喜歡國語版的演繹﹐後來卻覺得粵語版的纖柔細膩比較能承受時間的考驗。SL在93《天地野花情撼紅館》曾以國粵雙語演繹﹐在後來的香港個唱卻罕有重唱此曲。其他翻唱過《假如讓你吻下去》的包括楊千嬅和吳浩康。前者在2001年拉闊音樂會中演繹﹐後者則因為和他三姐近年看過阮世生執導的電影《神經俠侶》﹐因而共同愛上此曲﹐而於2005年迷你音樂會上獻唱。


《假如讓你吻下去》是李宗盛主導SL音樂的楔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s. N年前家裡的電話留言曾以《寂寞派對》來作背景音樂。

原刊﹕05/07/2007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