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2009

微涼


開自己的性格來看﹐會覺得自己是一個蠻任性的人﹐想要得到的都要得到手才肯鬆一口氣。自小生長於中產家庭﹐家裡經濟狀況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爸爸是一個耳朵比較軟的大好人﹐懇求他多次﹐想要得到的玩具﹐都會得到。媽媽則是一個小學教師﹐比較精明實際﹐買玩具不是不可以﹐但要以考試成績和獎狀來換取。小時候﹐媽媽管教蠻嚴厲﹐在街上不准喧嘩甚至不准在大庭廣眾進食﹐搗亂鬼如我給她一個眼神就給震懾得不敢造次。我七﹐八歲的時候﹐「任天堂」推出了片名般大小厚薄的電子遊戲機﹐最初的一款是要控制一個卡通人物﹐從家的一邊跑到工具房子去﹐ 要避過天上掉下來的鑼絲刀﹐狼頭鎚子等工具﹐路程通行一次得若干分﹐給工具砸到三次便完蛋。我在別人家裡玩過很多次﹐心裡一直很想擁有一副。

央求了爸爸很久了吧﹐也忘了自己是不是交足成去換取﹐不過爸爸終於答應了﹐買了一副給我﹐那時候售價不菲。記得那一副不是普普通通「任天堂」式卡通人物﹐ 而是花生漫畫裡的史樂比﹐查理﹐露絲﹐活士托等。黑白的小屏幕中有一株樹﹐史樂比和他的朋友一起打網球﹐網球打到樹上去了﹐要是史樂比截不回來﹐算是掉了一條命。那時候﹐那副遊戲機真是愛不釋手﹐機底的顏色是罕有的紫色﹐每一天我回家的使命是擦新自己的紀錄。這批花生漫畫的人物成為了我的好朋友。

記得每一個星期六﹐我們一家都會風雨不改到外公外婆家去探望他們。家裡沒有私家車﹐出外大都是乘坐電車或巴士沒有動輒打的的習慣。我帶著遊戲機(包括盒子和說明書)﹐一心要把它帶到外公外婆家去玩。我們上了一輛電車﹐坐了十分鐘吧﹐到了跑馬地總站。司機大哥突然宣佈我們坐的電車﹐目的地改變﹐媽媽一馬當先拉著我們的手下車﹐衝鋒陷陣一般跑到後面一輛電車去。好不容易一家人擠過其他乘客﹐在二樓的坐位安頓下來。我突然發現手上的遊戲機經已不翼而飛﹗必定是剛才兵荒馬亂的倒車﹐遺留在前一輛電車上﹗當時一顆心慌死了﹐媽媽發現了更責罵﹐第一她是最不贊成小孩子帶玩具到街上去的 (該罵)﹔第二自己不好好看管自己的東西 (更該罵)﹔第三丟東西便是丟錢 (更更該罵)。我急得快哭出來﹐卻一籌莫展﹐還是我姐比較具正義感﹐勸說不要罵了﹐她說要下車﹐看能不能到先一輛電車上找找看。最後﹐不知道我姐上了剛才那輛電車沒有。不過愚笨如我﹐小小心靈都知道﹐要把那副遊戲機找回來﹐機會實在太渺茫了……

累累贅贅想說什麼呢﹖其實想分享一次「失去」的經歷。多年後﹐我仍然記得這副遊戲機的顏色﹐質感﹐聲音﹔每一個花生人物的表情﹐每一次史樂比打球時的動作﹐童年時我玩遊戲的投入﹐遊戲給我帶來的歡笑﹐和事情發生那天那種欲哭無淚的失望和無奈。那是我第一次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失去了一件心愛的東西 (儘管那不過是一件玩具)。雖然過了一段日子﹐我擁有過另外一副遊戲機﹐是更好的更先進的﹐但失去了的那一副﹐隨著那輛消失在人海的電車﹐永遠找不回來, 也永遠無法替代。

隨著年月人漸長﹐冷不防失去的﹐不再是玩具那麼簡單﹐付出的也不只是金錢或時間。《微涼》這一首歌要抒發的﹐就是這種失去後﹐深邃難以揮去的哀愁。儘管多少年後﹐午夜夢迴﹐仍然有一絲被騙後的不甘﹐一絲自責﹐一絲追悔﹐一絲寂寞… …因為心窩彷彿給一次意外掏空﹐一股荒蕪的涼意時而從缺口偷偷蕩來。

《微涼》的旋律其實很溫馨旖旎﹐雖然副歌部份不斷重複﹐但悅耳和諧﹐百聽不厭。假如小美落筆隨便一點﹐商業一點﹐這首歌很有可能會成為一首情意綿綿的小品 ﹐一直悄悄躲藏在專輯 A-5 幽僻寂靜的角落裡﹐讓世人聽過了便匆匆遺忘。幸而小美既沒有隨便﹐也沒有從俗。細膩玲瓏的筆尖﹐如曲水流觴﹐蜿然帶著一抹酒意﹐悵然譜寫了一闋感人內省的詩篇。微涼是感情的傷口﹐苦澀的酒﹐夜裡的感慨﹐孤獨的路途﹐風乾的情感﹐霧中的迷失……心裡面藏著再度擁有的希冀﹐其實不過在默默等待﹐到最後仍然不能再留守於死地﹐要 move on。也許小美填的詞精刻老練不如「三筆管」﹐文采前衛不如林夕黃偉文﹐然而她筆下的《長街的一角》和《微涼》絕對能與眾位填詞高手的作品如《細水長流》﹐ 《破曉》﹐《感情不老》和《日與夜》分庭抗禮﹐而小美描寫女人感性的獨到精準之處﹐更非他人能望其項背。

2003年﹐林一峰不但在《Travelogue 1 遊樂》翻唱過《微涼》﹐更與小美合作為郭富城先生寫了《微涼之後》; 可惜除了形式上很輕度的仿效《微涼》那種心境那種體會﹐好像不復得存想來也是一件蠻遺憾的事情。
Love is a rush of wild wind
The scent of the summer rose
A whistle blowing on a distant track
And when it goes, it goes
《微涼》的英文曲詞﹐ 蓮迷最不會感到陌生。Roberta Flack 的原版比較坦然﹐以十分客觀和冷靜的角度﹐道出愛戀無常﹐聚散離合的人生至理。 憶蓮柔美的歌聲﹐隱隱透著一絲無奈和苦澀﹐《微涼》曾是SL和很多蓮迷人生某一頁的句點。縱然境況各異﹐「失去」的心情﹐重踏旅途時所需要的勇氣﹐本質一致
愛是一旋野風
是夏日最後的一朵玫瑰
萬般艷濃
遙遙途上傳來的口哨聲
動人心弦
然而卻又轉瞬消逝
心的意向朝著季節的風
回憶是逝去光景的流動
窮一生的守候
愛是否仍在微涼的一方彌留

~ 憶蓮

原刊﹕2006/12/19

5.26.2009

哈囉感覺


碩士的時候跑到了另一個城市去居住。第一年因為不熟悉環境﹐也懶於照顧自己的生活﹐於是住進學校的研究生宿舍﹐自恃獎學金和助教薪酬足以應付這筆費用﹐也樂得拋開一切﹐奢侈一次。

住在研究生宿舍的每一名學生都擁有自己的房間﹐兩個房間連接一個共用的衛生間﹐十分方便。三頓膳食都由樓下的大飯堂供應。記得每個星期六晚上是「牛排餐」﹐ 每人拿著餐票充滿了期待。所謂的「牛排」不過是生熟程度不同的肉片而已﹐味道如嚼臘﹐粗糙如靴底﹐數月過後大家提起「牛排餐」都敬謝不敏。所有宿舍裡的研究生都愛咸聚於靠窗的一張大桌子﹐那時候真的像一個「八卦黑社會」一般﹐勢力龐大﹐到飯堂吃飯的本科生都不敢隨便接近。

那時候進進出出我房間的同學不少﹕有一些是為了溫習「微觀經濟」及「統計學」的同系同學﹐有一些是唸其他學系的朋友專門來八卦的。宿舍裡的中國人只有三個 (其中一個是土生的華僑)﹐而我喜歡憶蓮的事實﹐也成為了我個人身份的一部份(我生日的時候曾有人提議要到多倫多唐人街給我買一張 SL 的海報作禮物)。每一次有朋友來我房間裡八卦或溫習﹐我常常播放 SL 的音樂﹐放得最多的當然是《夢了瘋了倦了》和《野花》(其他音樂包括 Sarah McLachlan﹐The Cranberries 和 The Cardigan)。

據非正式統計﹐我的八卦朋友最喜歡的兩首歌是《哈囉感覺》和《薔薇之戀》。有一次我們聊天﹐正八得起勁﹐突然大家都停住不說話﹐原來統統被《哈囉感覺》中段的變奏深深迷住了。音樂的力量能衝破語言的疆界﹐而SL充滿感性疲憊的歌聲﹐毫不費力地 drown out the crowd。我那些朋友都說 SL 如果將這兩張專輯裡的歌曲整理一下﹐換上英語在北美發行﹐應該會十分流行。有一個唸心理學的博士生更把《野花》借了去﹐因為他愛煞了《薔薇之戀》﹐一早起來必定要馬上播放 。我當時也真慷慨﹐竟然讓自己心愛的 CD 走離視線範圍﹐真是不識人間險惡。不過此人有借有還﹐尚算可靠。(這位朋友還托我幫他去多倫多購買王菲的《胡思亂想》專輯﹐因為他是 Cocteau Twins 迷菲除了改編了樂隊的兩首主打歌《Bluebeard》《Know Yourself At Every Age》﹐更被邀請參與 Cocteau Twins 單曲《Serpent Skirt》的演出。)

每一次聽到《哈囉感覺》﹐我都會記起住在宿舍那一年的生活和那些在校園裡認識的朋友。十分諷刺地﹐那時候的生活跟歌曲的基調完全相反﹐一點都不感到寂寞﹐一點都不感到意興闌珊。一年後﹐和兩名同學搬離了宿舍一起居住﹐再一年後大家各奔前程。

《哈囉感覺/寂寞》乃《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專輯的製作人陳秀男先生作曲﹐結構甚是簡單﹐音域雖在咫尺方圓﹐旋律卻說不出的輕柔婉約。原曲的歌詞為丁曉雯小姐所填﹐整首歌只有了十一句﹐其中三句更重複了「哈囉寂寞」。丁小姐的版本沿用傳統台式情歌﹐比較接近新詩的寫法﹕冷冷的風﹐冷冷的雨﹐黑暗空間﹐寂寞無處可躲。整首歌最文藝腔的﹐莫過於「哈囉寂寞﹐今夜請為我逗留﹐不要讓我連寂寞都沒有」﹐孤獨得連寂寞都沒有﹐也真夠文藝。怪不得《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專輯裡﹐《情人的眼淚》緊接《哈囉寂寞》之後出現﹐兩首歌彷彿深閨小婦人上﹑下集一般。

也許先入為主﹐比較喜歡周禮茂所填的《哈囉感覺》﹐喜愛他描繪得極其入微的生活片段 (唉﹐甚至有警世的作用)﹐卻又沒有半點荏弱小婦人的唏噓幽怨﹐只是充滿了無奈。照歌詞的字面推解﹐歌中的「你」﹐應指女主角本身的「感覺」。然而很容易會把歌中的「你」想像為故事裡那一位沒有正面出場的男主角﹕感情開始的時候﹐是充滿自由和寬宏 (一起向風撲﹐ 肯給我揮霍)﹐日子久了﹐尖銳的觸覺漸漸變懶﹐兩人越發需要個人空間﹐視感情為束縛。每天匆匆忙忙為生計奔馳﹐造就了隔閡﹐相互冷落對方的需要﹐直至段落告終。整個故事最淒美和諷刺的地方﹐卻是相方都太自覺﹐誰也不會錯愕。每一次聽見SL 唱到「來吧抱擁這空空的軀殼」﹐都有一種莫名的感動﹐都想交臂胸前擁抱自己一下。

杜自持先生的編曲堪稱是亞洲原創中罕見的佳作﹐配以 upright bass﹐ trumpet﹐ jazz drums﹐ 鋼琴﹐ 不折不扣是一段爵士樂的 jamming session。《哈囉感覺》﹐中段的變奏﹐成為了rumba/恰恰舞曲﹐令我想起了小蟲監製的《阮玲玉》電影原聲裡那一闋《恨晚》和王家衛《2046》裡那一闋《Perfidia》, 三首歌都隱約有一種三﹐四十年代﹐愈墮落愈快樂的末世情懷。 到了曲終﹐SL 以最擅長的氣聲若即若離地唱著 my loneliness﹐聲音將斷未斷﹐高亢輕逸﹐令人完全陶醉於《哈囉感覺》的音樂魔力裡﹐如浮大白。
你總在喧鬧的人群中
茫然獨處
你總在絢爛的夜幕下
掛著一抹淒然的笑容
在你無盡柔情蜜意的歡愉後
仿彿總能聽見你聲音中的空洞
竟不發現
我一直逃避你
一直想忘記你
你是我的寂寞
你是我心的至痛
來吧讓我們抱擁
來吧請跟我與酒共舞

~ 憶蓮

原刊﹕2006/12/18

5.23.2009

心野夜


流這回事﹐真的很古怪。

有些東西流行過一陣子﹐魔力消失後﹐旋即眾叛親離﹐灰飛煙滅; 有一些則如潮來汐去自有信﹐沉寂了一段日子﹐春風吹又生; 更有一些歷久長青﹐永遠不會過時… …

最初接觸《心野夜》﹐雖說不上抗拒但顯然不是馬上過電。那時候習慣了《都市系列》裡那些八九十年代的 dance pop﹐hip hop 和 house music﹐ 節奏都是高壓的﹑緊迫的﹐drum machine 的程序都是最精妙繁複的覺得SL的舞曲應該像《一分鐘都市﹐一分鐘戀愛》《傾斜》和第六軌的《瘋了》那樣無非為了讓憶蓮在舞台上狂歌熱舞施展渾身解數。《夢了瘋了倦了》的 A-3 突然來一首《心野夜》曲風承襲七十年代的 funk, 節奏說快不快說慢不慢有點曖昧實非心中首選。當然九一年還未流行 ambient 和 chill out 音樂我只覺得《心野夜》有點不夠過癮, 心下納罕而已。

隨後多聽幾次開始覺得《心野夜》的soul 味濃烈, 自有一種窩心撩人的魅力真如心裡有一條蛇在蠢蠢欲動。漸漸明白這種「復古」其實很潮也即 retro chic大才如 Dick Lee 只不過以不變應萬變。而這種 retro 風, 到了21世紀依然風行於歐西樂壇證明了這不是「春風吹又生」, 而是「從來沒有過時」。在九十年代Dick Lee 寫了好幾首這樣有 retro feel 的作品, 如 SL的《花之色》, SK的《親愛的》, 和彭羚的《讓我們快樂在一起》。及後接觸了他的個人專輯才明白 funk 一直是李謫仙的心頭好。

1989年 Sandii and the Sunsetz 的 Makoto Kubota 毛遂自薦, 成為了Dick Lee 進軍日本的producer, 為Dick Lee 監製了《Asia Major》和《Orientalism》等出色的專輯其中名作包括了《情人的眼淚》和《Thanksgiving》(即《紅顏未老》)。《心野夜》的原版《Mercy》是 Dick Lee 寫給 Kubota 樂隊的主音歌手兼女友 Sandii Suzuki 的作品SL 挑來轉唱, 自有一種性感冶艷的風格。 Dick Lee 除了落力配唱和音外還不計成本大贈送了兩段精彩絕倫的 rap 來作開首和結尾 (也是我第一次接觸 satin doll 這麼生動精辟的名詞)令銷魂蝕骨的《心野夜》更具雷雨漸至的氣魄。陳明道先生的編曲保留了原曲的神髓soul 味橫逸更值得一提的是Blue Jeans 舊將蘇德華先生引人入勝的bass 及吉他令全曲加上十二分野性。

周禮茂所填詞的《心野夜》彷彿是《不醉夜》的延續同樣出現了「雨夜飛車, 酒意流瀉」的寂寞落拓片段。不過這一次卻沒有「三更夜半」來得高聲疾呼只是女主角在雨中默默許願希望早日擺脫前事回復自由再度「心野」。

自從90年11月《情人的眼淚》在電視現場首播後, Kim Robinson 幫SL弄的那個三十年代貼額「蛋撻頭」驚艷香江娛樂圈激起一股懷舊造型的狂潮。 Kim Robinson 再下一城替SL弄了一個六十年代的A-Go-G0「花塔髻」SL這個「花塔髻」衍生了一個劉海半遮面look其波及之廣決非等閒就我記憶所及91年中: 梅艷芳葉蒨文劉美君關淑ECHO 雙姝就先先後後作過這種打扮。90年商台的創作人音樂會上 SL和劉美君的六十年代復古造型 一如仙度拉﹑彭美拉小姐盛極一時的「筷子姊妹花」再現可說是一片懷舊熱的搶灘戰

到了《心野夜》MV 面世SL的「花塔髻」變成「倒梳排骨辮」, 配上一身超橫shoulder pad 的黑色外套追加檸檬黃「等邊三角形」衣領 (寬度可以用來做滑翔風箏)高腰黑色「喇叭褲」一雙搖曳閃亮的塑膠翡翠綠圈串耳環映照同色的eye shadow﹐艷色不亞年於輕時的伊莉莎伯泰萊。最奪命的招式﹐莫過於唱 mercy mercy me 的時候﹐「雙手向前急換電燈泡﹑扭腰﹑馬上虛托酥胸」的經典動作﹐配上身後六名身穿「復古三角袖」的露腰 dancers 徐疾一致的舞步﹐如一隊 retro funk 的娘子軍。

《心野夜》有一個 remix 版本出現於《回憶總是跳躍的》之內﹐名為《心野夜之心歪心斜夜》。這個 remix 版本由楊振龍操刀﹐將hip hop 駁入《心野夜》和《情人的眼淚》加上背景的女人喘息呻吟和男人不懷好意的浪笑聲﹐絕不適宜在「家庭時間」內播放 。

眾多的現場版本 ﹐我覺得SL在《96憶蓮盛放》的演繹最為突出。尤其怨曲悠揚的色士風襯托著SL 柔中帶剛﹑令人著魔的歌聲﹐令本來甚 funk 的《心野夜》抹上濃烈芝加哥藍怨的味道。SL短髮中性的打扮﹐天生嫵媚 ﹐一舉手一投足完全征服了舞台和在場近萬名觀眾的心。
心裡面有一條蛇 隨著節奏在蠢動
我冷靜地坐在一隅
點起一根煙
灌下一口酒
酒精沿著咽喉緩緩滑下
在我體內燃燒
鏡子裡的我
頭髮已披散
嘴唇邊的某種渴望卻在瀰漫
蛇在挑逗的笑
蛇在肆意地扭動
心在蕩漾
而夜未央

~ 憶蓮

原刊﹕2006/12/17

5.20.2009

讓我笑吧


讓我笑吧

刺可說是人生定理之一。但要以三言兩語去解釋它是什麼一回事﹐倒也不太容易。隨便數數﹐憶蓮唱過的
﹐絕對不少。順手拈來一些﹐都充滿了諷刺色彩﹕
  • 被我最愛一個﹐愛著的不是我

  • 越想得到的﹐偏永得不到

  • 當天不懂去愛﹐分開方知熱愛

  • 忘了許多﹐還有很多

  • 明明握在雙手中﹐轉眼成空

  • 任何叮嚀語言﹐每到嘴邊都早已擱淺 …… 等等等等。
例子太多﹐難以盡錄。

原來「事與願違」來得太強烈﹐搖身一變﹐都成為了人生形形式式的諷刺。《讓我笑吧》說及的﹐又是另一個例子﹕

一對戀人在開始的時候﹐荊棘滿途。二人攜手努力﹐成功克服了所有外來阻力 (明月說可以/紅日同示意﹐= 人物﹐地點﹐時間的配合就位)﹐終於走到一起﹐開始共同生活。日子久了﹐生活雖然寫意﹐但不合意。就算沒有第三者的介入﹐也許彼此疏忽了自已的感受或夢想 ﹐也許喜歡一個人的時候總是看不見的傷感﹐也許激情過後化成灰燼……最後﹐千辛萬苦掙取回來的許多許多﹐都要放棄若斯。倉頡造字﹐有時候也太精辟﹐一言以蔽之﹐這就是諷刺。

不過﹐周禮茂先生填寫這闋詞最出色的地方﹐不在著墨於「諷刺」之上﹐卻聚焦於面對失意的不二法門﹕讓我笑吧。在沮喪的時候﹐聳聳肩笑說這是天意。在落寞的時候﹐笑著承認自己作了錯誤的決定。在無助的時候﹐對自己的痴狂淡然一笑。雖然付諸行動並不容易﹐然而若能在失意的時候笑出來﹐感覺便舒服多了。讓我笑吧﹐笑一次﹔願能笑吧﹐便如意﹕這是關鍵所在。縱然遺棄了一些人和事﹐然而這些決定﹐誰也不得不得已(管不了)。《讓我笑吧》所要表達的﹐本質和訊息其實和《破曉》相輔相承。

Dick Lee 的和音編寫﹐為簡單平淡的 light R&B 旋律增添了豐富的層次感。SL 柔和淡雅的歌聲﹐娓娓道出世情多變的無奈﹐然而歌聲裡卻沒有半點自傷自憐﹐溫柔中兀自流露出一種泰然自恃﹑瀟灑率性的堅毅。《讓我笑吧》雖然被安排在《破曉》之後﹐然而光芒卻沒有被恢宏磅礡的《破曉》完全掩蓋。

走在大街的女子

《走在大街的女子》由陳耀川作曲﹐張方露填詞﹐杜自持編曲。雖然它是原版﹐然而我接觸《讓我笑吧》在先﹐聽慣了Dick Lee 的和音﹐總覺得《走在大街的女子》的開頭和結尾﹐總好像欠缺了什麼似的﹐久久難以適應。看過其他評論﹐談及《走在大街的女子》的歌詞比較像新詩﹐修辭意境均稍勝《讓我笑吧》一籌。我覺得兩個版本﹐不管取材﹑手法和角度都不相同﹐很難分辨高下﹐我只能說兩個版本各有特色﹐取捨實屬個人喜好。

基於專輯《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大致循環再用《都市系列》的素材﹐難怪單曲《走在大街的女子》仍以都市題材來作發揮。張方露以白描及排比手法﹐先擬景色後談心情﹕影子黃昏交錯﹐心思重疊凌亂﹔城市意亂情迷﹐善忘快樂悲傷。熟悉旋律﹐風吹疲憊…確實遠較《讓我笑吧》文藝腔。我卻最喜歡「糢糊不清的笑容﹐就像黑白畫面靜止不動」這兩句﹐因為極具電影感。

作曲人陳耀川當時是台灣飛碟/華納音樂藝人產品總監﹐本身發行過兩張頗受歡迎的個人專輯。離開華納後﹐陳曾經出任新力音樂epic暨中國事務開發總監。2004年離開新力後﹐在國內自行開辦傳時文化,成立僅一個月就獲得了劉德華最新單曲《原來我 ...》的推廣工作。大學時代﹐陳耀川就以葉歡「人生如夢」一曲榮獲金馬獎最佳電影主題曲。其他重要作品包括潘越雲的「你會愛我很久嗎」﹑劉德華的「忘情水」、梅艷芳的「因為愛」、周慧敏「感情的分禮」……

1994年周慧敏和陳耀川重新翻唱《走在大街的女子》。發現這位香港90 年代玉女派開山掌門人﹐除了是SL個唱的常客﹐也曾翻唱過不少SL的歌曲﹐既有《走在大街的女子》﹐又在黃凱芹的2006《港樂 ~ 一夜情弦》上﹐和 Chris 合唱了《日與夜》和獨唱了《哭》。沒有必要將周小姐的performance 和原唱者相比﹐不過我倒很佩服她勇於挑戰高難度的精神﹐和對SL歌曲的偏好。

2003年收錄在《最好的…》精選裡﹐SL自己也翻唱過《走在大街的女子》。Mac Chew 周國儀為她重新編寫合聲 (8部和聲)﹐把歌曲變成了有點 barber shop quartet 風味的 a cappella 版本。到了2007年的香港音樂會﹐經倫大師一言啟發﹐SL以多面體的概念和自己合唱﹐配合了舞台上黑白淡雅的同步投影﹐《走在大街的女子》彷彿被賜予新的生命。及後的世界巡迴演唱會﹐SL都有表演這首作品﹐還加以獨白點綴。

曾幾何時 (如《夜太黑》階段)﹐也擔心過SL這位「走在大街的女子」會走失﹐原來只是杞人憂天。
life and love and you and me

收錄在《都市心》裡的《life and love and you and me》是第一首SL完全落實「兩文三語」大方案的作品。許愿填的英文詞算是不過不失﹐而且也蠻符合當時 SL的心態。不過說實話﹐歌名是有點累贅﹐這邊不懂中文的朋友看到了曾失笑。最喜歡的一句﹐是最後一句﹕if you love me, set me free。對自已, 對曾經喜歡過的人亦然。
是我的故事
請容我放肆
是我的選擇
所以我堅持
是我的生命
讓我笑著迎接

~
憶蓮

原刊﹕2006/12/14

5.17.2009

破曉 I & II

棄的聲音又響起了……

《夢了瘋了倦了》推出後半年多﹐我搬到了另一個城市升讀大學。一如其他離家負笈的學子﹐面對陌生的環境﹑獨立的生活﹑繁忙的學課﹑每天的挑戰﹐心情時而躊躇滿志﹐時而惘然若失。那時候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個小房間﹐窗明几淨﹐簡單樸實的家具﹐閉門自成天地。書桌上柔和的燈光照暖了闈幕如深的書本和筆記﹐寂靜裡一直有《破曉》的陪伴﹐在憶蓮高亢抑揚的歌聲裡﹐就這樣渡過了無數挑燈研讀的夜晚。每一次聽《破曉》都有一種踏實的感覺﹐分不清是勉勵﹐是安全感﹐還是釋然。


經過《風笑痴》﹑《前塵》和《情人的眼淚》的成功﹐Dick Lee 的才華不容置疑。《破曉》的旋律本就十分簡單﹐然而起伏迂迴處﹐優美動聽﹐如萬語千言﹐深藏不露。譚寶碩先生破空而起的笛聲暸亮悠揚﹐先聲奪人﹐一如晨光稀微裡鳥語縈林﹐曉霧飄空。陳明道先生的鋼琴不疾不徐﹐綿延不斷﹐彷彿描繪出一幅大地萬物在黑夜過後重現生機的畫卷。中國長笛性質蕭涼﹐聲音出塵脫俗。西方鋼琴性質溫厚﹐是最令人想起「家」的樂器 (電影配樂大師 John Williams 對於鋼琴的評語)。琴笛在《破曉》開始的時候﹐先是對答和應﹐到了中段加入了如泣如訴的二胡﹐化作鏗鏘澎湃的合奏﹐高峰迭起。《破曉》不但揉合了中西音樂的特性﹐同時讓涼暖各異的樂器相互扶持﹐效果說不出的流麗淒美。


這次周禮茂所填的詞﹐與《都市系列》時所有的作品相比 ﹐更上層樓。撇開了最為擅長的都市情慾題材﹐周禮茂用字更為精辟﹐寓意深詳﹐尤其「人有幾多天拾起改變﹐人有幾多次堅定地向著前」之句﹐字字珠璣﹐擲地有聲﹐讓人領悟到「自強不息」的重要。周禮茂曾說過《破曉》是他從事填詞創作以來最滿意﹑最自豪的作品。可惜1994年的「創作人音樂會」﹐SL無法出席 ﹐《破曉》一曲只能由彭羚代替演繹。到了2005年《本色》面世﹐周禮茂未忘遊戲筆墨﹐《沒結果之後》以一句「你說你已倦了太夜了﹐歸到家都破曉」來作開首﹐隨後不遠處道出「告訴我為何世上人要﹐於原地一再繞」﹐與《破曉》相互呼應﹐讓人發出會心微笑﹐又豈只是《沒結果》之後﹖


曾經有一位舊同學問我﹕「天﹐亦天天的了」是什麼意思﹖原來這位朋友以為句子末端的「了」字是一個助詞﹐記不起原來它也可以是一個動詞 (即了斷﹐完結的意思)。「天﹐亦天天的了﹗地﹐天天的了﹗」是多麼大氣磅礡﹑目光遼闊的胸懷。不過﹐不知道是否手民之誤﹐歌冊上竟然出現了﹕「我再也不渺」和「他朝得到的縱是」﹐兩個刺眼的白字﹗(兩位「小」朋友的位置應該對調﹗) 每次把《破曉》的歌詞看得津津有味的時候﹐一遇上這兩句﹐總覺有點美中不足﹗及後發現同樣的植字錯誤
也在《回憶總是溫柔的》及其他精選碟出現。唉﹐真是管不了。

SL的演繹近乎完美﹐嗓音不含半點雜質﹐而且有點藝高人膽大﹐竟然比以前的專輯升了key﹐飆高音處如履平地﹐手到拿來。覺得《破曉 I》的演繹起伏比較大﹐感情比較濃烈﹐是以技巧雖高﹐然而退坐次位。《破曉 II》的清唱如天籟舒空﹐及後弦樂伴奏切入﹐節拍頓挫﹑感情控制均較《破曉 I》更精準﹐我認為是整張《夢了瘋了倦了》專輯裡歌唱技巧發揮得最出神入化的作品。

《破曉 》的 live 版本也頗為繁多。1991《意亂情迷》﹐赫然與《前塵》交織成《破曉前塵夢》﹐配以林青峰的舞蹈編排﹐演繹較忠於專輯版本 (只可惜配器比較電子化﹐失了原版的「真音」)
1993《天地野花》﹐SL清唱此曲﹐ 令全場觀眾神為之奪﹐然後緊接《不如重新開始》﹐扣人心弦1996《憶蓮盛放》﹐是《歲月流金》組曲的一部份﹐遺棄的歌聲響起﹐一夜回憶盛放2002 香港個唱﹐倫永亮的重新編曲﹐反應參差﹐唯獨SL精湛的唱功登峰造極﹐依舊讓人拍案叫絕2003《梅艷芳 Classic Moments 演唱會》﹐SL全力獻唱致敬﹐世所難忘2004《港樂》盛會﹐《梁祝協奏曲》和《破曉 》二合為一﹐儘管如 sandyandme 的Chi 指出兩首樂曲意境有別 ﹐前者哀怨後者勵志﹐共通地方不多﹐卻令我想起了「獨使孤墳無化蝶﹐愁逐疏鐘破曉天」的意境。

心﹐也許天天的了﹐ 夢﹐也許天天的了 。《破曉 》在很多人的心中﹐卻從來沒有點滴動搖。
捨不得去忘記
遺棄的感覺
重新拾起的自覺
面對漫長路上的疲倦
把心事重新整理
剪不斷 理還亂
那一堆不能丟掉的傷悲
期待將來有快樂的日期
讓我勇敢地去面對自己
~ 憶蓮
原刊﹕2006/12/13

5.14.2009

《夢了瘋了倦了》

1990年下旬至1992年是憶蓮和樂迷大豐收的季節。

SL 的作品如驚濤駭浪﹐先後相接倏捲而至﹕《都市觸覺三 faces & places》﹐《傾斜都市燒燒燒》﹐《夢了瘋了倦了》﹐《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回憶總是溫柔/跳躍的》﹐《1991意亂情迷演唱會》﹐《野花》﹐
《都市心》﹐《難忘你白金經典15首》…… 讓一眾蓮迷載浮載沉於SL浩瀚淼然的音樂浪潮裡﹐極度的官感刺激令人措手不及。到了很多年很多年以後﹐才深深明白到那段日子的意義﹐和那些作品在流行樂史上的定位。

1991年冬天﹐聽說《夢了瘋了倦了》已然面世。早在電視上看過了《瘋了》的MV﹐專輯還沒有到手﹐早已為了SL新的 Project 瘋了。跑了很多次﹐也跑了很多唱片店﹐終於和我姐買到了一盒 double-size的卡帶﹐那一次是我姐請的客。那時候下午三點多﹐天色已黑得像晚上八﹑九點的樣子﹐是加國東岸典型的冬季天氣。我拿著卡帶﹐心裡激動之餘﹐也帶著一絲溫暖。黑白矇矓的封面﹐白色纖瘦的字體和薄荷綠色的文案﹐樸素淡雅﹐清麗無方﹐令人愛不釋手。視覺上已跟《都市系列》那些色彩繽紛絢爛﹑銳意走在時代最尖端的造型和構圖﹐大相逕庭。劇烈的心跳下﹐我喜歡這種鮮明強烈的對比﹐也暗暗為SL和許願勇於揭開新一頁的膽色而喝采。


從封面右上角的 credit﹐到中央闊銀幕般 (widescreen) 的黑白近照﹐從背後星羅棋佈般的流麗組圖﹐到左下角隱約可辨的文案﹐都洋溢著法國蒙太奇般的電影手法﹐主旨若隱若現﹐耐人尋味。雖然覺得 credit 的第一句 A Clarence Hui Production 透現出一股令人側目的意氣風發﹐然而把專輯裡所有重要成員的名字一一列出﹐不啻是對他們的至誠敬意。當時香港的樂壇大部份的流行曲都是現炒現賣的 fast food﹐食之無味﹐《夢了瘋了倦了》所網羅的全是當時中日的樂壇精英﹐理應表揚。


急不及待讓卡帶在車廂中播放﹕《破曉 I》﹑《讓我笑吧》﹑《心野夜》﹑《哈囉感覺》四首歌曲﹐四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各有各的精彩﹐也各有各的隱晦﹐歌手和監製彷彿完全不按當時樂壇固有的章法出牌。四首歌曲的風格相去十萬八千里﹐隱隱卻又相互緊扣﹐是歌詞﹖是歌聲﹖相比起來《都市系列》就像是一個迪士尼的 theme park﹐雖然充滿了刺激萬分的機動遊戲﹐然而感覺就像一個完全密封的環境﹐熟悉的景物都有明確的邊緣﹐斧鑿痕跡也過於明顯。


《夢了瘋了倦了》的 A-Side 是一幕又一幕陌生而神秘的風景﹐時而空曠無涯風雨晦明﹐時而倚窗跌坐促膝一角……這次SL沒有留下一張地圖﹐任由聽者在漆黑的路途上慢慢摸索。當時我的感覺是紊亂而興奮的﹐腦中一片空白﹐有點似懂非懂﹐如晏鼠飲河﹐不過滿腹而已。好不容易到了《微涼》﹐才找到一點靠岸的安全感﹐然而歌聲將盡之處﹐兀自彌留著盛夏玫瑰的無奈﹐和口哨飄然上路的蒼涼﹐透過車窗看著加國隆冬的夜世界﹐令人百感交雜。


卡式帶翻到了 B-Side﹐《瘋了》一掃惆悵的陰霾﹐讓人精神一震。SL和陳百強彼此呼應的《我要等的正是你》﹐如快雪初晴﹐竟然來得這麼溫暖﹗車程完了﹐我把卡帶拿回家裡繼續細聽。《破曉 II》一曲二唱﹐SL再一次顯盡本色﹐我覺得這一軌是整張專輯裡技巧最圓熟的一首作品。第一次聽《多謝》﹐已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從歌裡得到了啟發﹐學懂了set free 學懂了感謝。《夢了》是隱藏在理智和尊嚴背後的心聲﹐在夜闌人靜裡肆意迴蕩﹐幾經掙扎後﹐原來破曉不知不覺經已飄來。


《夢了瘋了倦了》的主旨究竟想表達什麼﹐因人而異﹐真正的藝術本來就是要激發欣賞的人去思索﹑探討和領悟。一直以來﹐我認為《夢了瘋了倦了》是用來解說某些感情的 life cycle﹕二人相遇的時候往往充滿著憧憬和可能性﹐宛如造夢一般﹐一些發展尚待﹔繼而二人熱烈相戀﹐進入了意亂情迷﹑如瘋著魔﹐進退不能自已﹐沉淪而後快﹔到最後兩人或過於接近﹑或彼此忽略了自己的感覺﹐倦意漫延﹐熾
的情感敵不過時日消磨﹐終而蕩然無存。後來從《許愿回憶錄》方得知監製從葉德嫻的單曲《倦》取得靈感﹐專輯名字的誕生實屬偶然﹐可說比理性分析推考更為玄妙。詳情請參閱 sandyandme

《夢了瘋了倦了》的文案可能受了台灣唱片業界的影響 (當時《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已在台灣登陸)﹐就算廣大蓮迷一致認同封套上的頌詞﹐仍難免有點兒「往自己臉上貼金」的尷尬﹕

她擁有一副能夠呼出生命的好嗓子‧她是本地樂壇的天之驕女‧她是亞洲流行音樂的新寵兒‧她是個不可多得的實力派藝人‧但像個普通的你﹐像個普通的我﹐她夢著‧愛著‧痛著掙扎地活著…夢了瘋了倦了記錄著她心底裡那些最深最深的感覺‧用心地聽這張唱片時‧你會不知不覺地跟著她笑‧然後默然地隨著她哭‧她的每個音符都能牽動你的內心深處‧因為她擁有一副能夠呼出生命的好嗓子‧
也許李碧華也看過這一段比較「硬銷」的文案吧﹐在《生死橋》裡李就有這樣一段描述段娉婷主演電影「華燈」的首影禮﹕

戲院大堂還有宣傳花牌﹕「亦瑰麗﹐亦新奇﹐亦溫柔﹐亦悲壯。珠連玉綴﹐掩映增輝。」在她的劇照下﹐自是歌功頌德﹕「她﹐是電影圈的驕子﹗她﹐是藝術界的寵兒﹗」


在精美的相冊內﹐赫然收藏了SL有感歌詞而發的「蓮花詩」﹐證明了SL原來也是一名文藝女青。在芸芸眾多詩篇中﹐我最喜歡這一篇《破曉 I》﹕


不願遺棄也不想忘記...

無數個黃昏, 疲倦地拖著不掉的依稀...

這個無眠的晚上, 來如潮湧的惆悵...

寂寞的樂章
, 衝破夜空的回響...
才那麼一瞬間的嘹亮

然後破曉的光雖然微弱,

卻彿進了我的心窗...

依然是那麼不堪一擊的脆弱

我說 生命是一頁頁填不滿的空白,

一卷卷黑白菲林的定格

我問 今天你用怎樣的勇氣去演繹自己的角色 ?

明天你懷怎樣的心情去編寫故事的結局 ?


當中「生命是一頁頁填不滿的空白﹐一卷卷黑白菲林的定格」﹐恰好和《走在大街的女子》裡﹕「糢糊不清的笑容﹐就像黑白畫面靜止不動」相互交輝。


《夢了瘋了倦了》是我最喜歡最喜歡的一張SL專輯。

(和《野花》總積分的差別﹐應該發生在第七個小數點之後。

原刊﹕2006/12/11

5.11.2009

Wildflower


她哭吧因為她是一個女子
讓她夢吧因為她是一個孩子

讓雨點灑落在她身上吧
她是一朵無拘無束溫柔婉約的鮮花

正在狂野地生長

Skylark 是一支來自加拿大卑斯省維多利亞市的樂隊。他們不是很出名﹐因為他們只有一首成名的歌曲﹐也就是1972年面世的《Wildflower》。《Wildflower》歌詞的靈感﹐源自一段頗有意思的小故事 ﹕


負責填詞的 Dave Richardson

1970年還是一名年青的警員

他正跟一名護士交往

某夜他依約到女朋友的家接她外出

當女朋友打開家門

神情卻很憂傷

盈眶的淚水快要掉下來

她還沒有換上外出的衣服

頭上仍然裹著篷鬆的浴巾

原來

醫院裡兩名由她照顧的老太太

剛剛離世了

她感到很難過

因為這一段日子

讓她們彼此結識

她淡淡訴說著感受

他默默地聆聽著

當她說完﹐她感謝他的支持

然後準備更衣和他外出

她回到臥室把房門帶上

他一個人坐在電視前靜候她出來

過了好一會﹐仍然沒有半點動靜

他走到她的房門前﹐敲了一下

裡面仍然沒有回音

於是他輕輕打開房門

發現她和著衣服浴巾

悄然躺在床上熟睡了

他可以想像她渡過的這一天

感情體力如何嚴重地透支

他替她輕輕蓋上被子

然後回到自己家

整首《Wildflower》 的歌詞

在短短十五分鐘內

從他的筆尖﹐飛奔而成 :


她曾面對常人堪以臆猜的逆境

屢次她的眼睛都強忍著淚水

當她青春的世界快變頹垣的時候

每一次她纖瘦的雙肩

背負著所有恐懼的重量

而旁人聽不到的痛苦

在夜闌寂靜時仍在她耳裡迴響不已


一年後﹐警員和護士﹐結了婚﹐這是《Wildflower》的第一個故事。往後人海裡還有無數不同的故事……


在《Wildflower》的官方網頁上 ﹐列明了過去三十五來﹐所有演繹過這首歌的歌手和樂隊的名字﹕SL赫然在首頁之內﹐證明了音樂的交流焠煉﹐是無分國際疆域的。原版的《Wildflower》配樂﹐是一闋孤寂蕭索的電結他獨奏﹐也是七十年代的 funk 編曲手法﹐憂鬱迷惘一如浪子心聲。這段著名的伴奏﹐得來純屬偶然。當時負責作曲的 Doug Edwards 正在錄音室忘我地試彈著《Wildflower》的旋律及和弦﹐錄音工程師極具先見之明﹐將整段前奏分音不遺地悄悄紀錄在案。這一段獨奏不但成為了 final cut﹐也是這首歌最大的音樂特色之一。


憶蓮的整張《野花》專輯概念﹐深受《Wildflower》那種在困境裡堅毅泰然的人生觀所影響﹐可見藝術創作的啟發﹐既似薪火相傳﹐也如星火燎原﹐沒有人可以預料70年代的一首抒情英文單曲﹐會在90年代世界的另一邊引起這麼重大的回響﹐甚至啟發出一張可一不可再的經典中文流行專輯。SL版本的《Wildflower》﹐不管是 Roel Garcia 的 acoustic 鋼琴伴奏﹐苦澀的色士風﹐或 SL 感人肺腑的演繹﹐裡裡外外都充滿著濃烈藍色怨曲的味道﹐也極具小演奏廳的現場效果。若問 SL 這一首歌的演繹是不是完美無瑕﹐我可以誠心地說﹕不是 ~ 然而歌聲裡的感染力和心跳聲﹐絕對 larger than life。


好的音樂理應如此。


野菊 (Dendranthema X grandiflorum/Chrysanthemum)﹐純真﹑等待﹐代表消逝的青春。

原刊﹕2007/02/13

5.08.2009

沒有你 還是愛你


有了夜
我擁有了一切

那是一份波濤洶湧的愛意

也是最美好的承諾

即使你不在身邊

我依然可以感覺你的存在


據 WhiteBoardSandy報導﹐黃志淙的新書《流聲》面世 (批注詳見come back to love) ﹐林一峰以嘉賓身份出席發佈會﹐並指出香港歌手改編外國歌曲﹐有助樂迷接觸不同類型的音樂﹐更以憶蓮改編 Babyface 的《天大地大》作為例子。這一席話說來等閒﹐其實可算一次「遲來」的平反。《沒有你 還是愛你》在92年一月派台﹐有「無風起浪」的烏合之眾﹐批評歌曲並非原創﹐ 紛紛作出抨擊。總覺得 SL 這種默默耕耘的歌手最容易被欺負﹕《野花》專輯裡有七首原創歌曲﹐原創 vs 改編的比率遠較同期寶麗金﹑華納旗下絕大部份歌手專輯的原/改比率為高﹐然而這一點當時無人提及。至於1992年度香港電台的十大中文金曲﹐撇開 SL 首次榜上無名的怪事﹐其中就包括七首改編歌曲﹕《暗戀你》﹑《但願不只是朋友》﹑《長夜多浪漫》﹑《紅茶館》﹑《還是覺得你最好》﹑《我的親愛》和《容易受傷的女人》。當這些歌曲在香港大行其道的時候﹐何以沒有人對它們作出類似《沒有你還是愛你》﹑缺乏本地創作的批評﹖總覺得香港樂壇的雙重標準﹐以此為最。幸而《沒有你還是愛你》本身的藝術價值並不是無理指控所能掩蓋﹐歌曲絕對經得起歲月的考驗﹐不然其他歌手也不會在2006不同的場合上重新演繹﹐向SL致敬。


《沒有你 還是愛你》改編自1990年 Beverley Craven 首張個人專輯的主打單曲 《Promise Me》 ﹐單曲最高到達英國流行榜的季軍位置﹐專輯銷量雙白金﹐也贏取了年終的新人獎﹐以處女作的水平而言﹐商業成績相當不俗。Beverley Craven 極具才華﹐自彈自唱﹐其中「有情風萬里捲潮來」的鋼琴伴奏﹐獨運匠心﹐增升了旋律滔滔不斷的流暢感
杜自持先生的編曲﹐雖然建基於英文原曲﹐然而瑰麗錦繡猶有過之﹐尤其強化了的弦樂編排和 bass 的效果﹐既令配樂增添了華麗質感﹐也令整首作品的氣氛充溢著不勝負賀的重量和賁張欲裂的拉力﹐彷彿壓抑感步步迫人﹐無可迴旋。在鋼琴和弦樂兩種輕重懸殊的元素沖擊和契合下﹐《沒有你 還是愛你》稍微青出於藍﹐其壯麗懾人的氣魄﹐令人載浮載沉於波濤詭譎的音樂洪流裡﹐半點也透不過氣來。

《沒有你還是愛你》絕對是周禮茂先生意亂情迷﹑凄美之作。主歌部份是雙方主角的對話﹐也是一場感情慾念的拉鋸﹐到了最後女主角敵不過情真﹐不再抗拒。副歌部份除了「沒有你還是愛你」七個字比較搶耳外﹐餘下部份算不上周先生最精彩﹑技巧最高的創作﹐然而勝於真摯﹐贏盡感情分數。全首作品我最喜歡的一句﹐比較古怪﹐是「笑不出這一剎情迷 」。這個「笑」字﹐不論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可圈可點﹕情感來得太突然﹐會令人哭笑不得﹐是以這個「笑」字運用得十分出色。「冰冰的一雙手怎會暖在你笑面」使人聯想起「冷嘴唇碰上熱燙臉」﹐不知道主角二人是不是《痴纏》的延續﹖《沒有你還是愛你》也暗藏了SL和周禮茂偏愛的字眼﹐如「意亂情迷」﹑「願」﹑「不捨」﹑「呼吸」……當然還有「估不到」。 《沒有你 還是愛你》和紫丁香什麼承諾﹑東方神秘云云的配合﹐難免顯得有點穿鑿附會﹐然而那份纏綿意境﹑飄泊心情和情感取捨﹐與《野花》其他單曲殊途同歸﹐並無異致。


SL 的深情演繹﹐充滿了個人風格﹐然而不啻兵行險著﹐因為她以淒迷動人的「哭腔」挑戰歌曲的高音和高難度﹐跟當時華語流行曲大開大闔的K歌唱法背道而馳。《沒有你 還是愛你》的難度在於拍子緊湊﹐呼吸的位置稍蹤即逝﹐唱功不夠的可能無法將每一句一氣呵成﹐將歌曲弄得支離破碎。再者 SL 的音調本已甚高﹐副歌部份的尾音更以獨家的曬冷手法拔尖拉高﹐而且感情控制恰到好處﹐現在聽來仍然無懈可擊。個人認為 SL 的演繹比之原唱者的高音和情感更勝一籌﹐更嫻熟自如。不過 SL 當時已是華語歌壇的一線女歌手﹐理應比初出道的 Beverley Craven 更能將歌曲本身的潛質酣暢地發揮。 SL 的現場演繹更勝專輯版本﹕《天地野花》的混合版﹐《憶蓮盛放》的弦樂版﹐《02個唱》和《夜色無邊》的濃縮版﹐多年來震撼力沒有
絲毫減退。最遺憾的是04年的《港樂》﹐SL 並沒有演繹這一首經典作品。這個未了的心願﹐說來奇怪﹐竟在06年十月被黃凱芹先生在他自己的《港樂》完成。在香港管弦樂團傾力的演奏下﹐《沒有你還是愛你》的伴奏部份更見洶湧澎湃﹐哀怨悲涼。同年七月﹐在張敬軒和王菀之的拉闊音樂會上﹐張敬軒也重唱了《沒有你還是愛你》﹐我慶幸多年後香港樂壇漸漸對這首作品作出平反。

若要挑選五首SL最悲淒動人的單曲﹐《沒有你 還是愛你》是必然的選擇
之一

紫丁香 (Syringa vulgaris/Lilac) : 代表承諾與信任﹐ 紫色的花散發東方的神秘之香。

原刊﹕2007/02/11

5.05.2009

沒有發生的愛情


望著你神采奕奕的眼睛
柔情的 Cafe 熱騰騰的下午茶

我懷疑這一切的一切

是不是曇花一現

是否這只是一場午後的邂逅


除了杜自持先生的《一輩子心情》外﹐前文提及的六首《野花》單曲﹐全部經由 Dick Lee 掌印主帥﹑御駕出征﹐務求令這些單曲的音樂風格﹑氣氛質感及概念主旨﹐達到鮮明強烈和連貫統一的效果 (如巧妙地糅合中西樂器及將古今元素參差對比等)。到了第八軌《沒有發生的愛情》﹐《野花》專輯彷彿進入了另一個領域。沒有了 Dick Lee 的主導影響﹔《沒有發生的愛情》﹑《沒有你還是愛你》和《Wildflower》的音樂風格及編排﹐形式上顯然沒有前面的單曲那麼一脈相承﹐然而卻帶出一種別有洞天﹑清新豁然的感覺﹐令專輯的曲風和演繹更多元化﹐換來一種野草閑花﹑興之所至的淡雅天然。


從87年的《灰色》開始﹐倫永亮先生雖然為憶蓮擔任監製﹑編曲及和聲居多﹐然而盈年累積下來他為 SL 撰寫的歌曲也為數不少﹕《灰色化妝》﹐《黃昏》﹐《三更夜半》﹐《擁有》﹐《燒》﹐《微雨撲巴黎》﹐《沒有發生的愛情》﹐《醒醒》﹐《多些那些》﹐《Incomplete》……shared credit 的還有《傾斜》和《不捨不棄》﹐迄今共12首。也許這個數目僅及倫先生為梅姐所譜寫歌曲總數的一半 ~ 23首﹐不過《沒有發生的愛情》肯定是倫先生的心愛創作曲目之一。不然﹐倫大師不會珍而重之﹐在93年將這首歌曲重新演繹﹐收錄在自己的專輯《Time》內 (其中還重唱了梅姐的《何日》﹐兩首都是我十分喜愛的作品)。


《沒有發生的愛情》雖然不算商業化的流行曲﹐但絕對中和淺白﹐與專輯裡某些前衛或深情的歌曲相比﹐較容易讓普羅大眾馬上接受。外國音樂雜誌一向將這種歌曲歸類作 MOR﹐即 middle of the road (大路) ﹐電台DJ 統稱為 easy listening。《沒有發生的愛情》的旋律優美自然﹐是倫先生眾多作品裡比較溫馨的一首﹐聽畢雖讓人感動﹐但不致於揪然心痛﹐如《情歸何處》﹐《不要重播》和《我說過要你快樂》等﹐最適宜偷閒或旅行時隨身聽賞。歌曲的結構穩守流行曲的黃金公式﹐主歌/副歌/bridge﹐既容易啷啷上口﹐又不流於單調沉悶缺乏變化。如果倫先生有興趣推出一張純鋼琴演奏的專輯﹐千萬考慮收錄這一首歌。編曲方面﹐合成鍵盤無容置疑是九十年代流行曲最常見﹑成本也最低廉的配樂選擇
現在聽來可能有點「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感覺﹐然而中段的高音色士風﹐真材實料﹐悠揚寫意﹐正好帶出歌裡「抬頭天際茫茫﹐浮雲抱著斜陽」的意境﹐開拓出晴空無限的幻想空間。

倫大師和填詞人潘源良先生合作多年﹐隨便數數﹐兩人合作過的精彩原創作品包括﹕《我為何讓你走》﹐《愛過就是完全》﹐《從何唱起》等等…… 都是閃鑠悅目的火花。據聞近年二人更埋首合作舞台劇﹐希望成果可以盡快面世。《野花》專輯裡﹐潘源良先生雖只填了《沒有發生的愛情》一首歌曲﹐然而詞句清新﹐題材平實中透現浪漫溫馨﹐一如《都市觸覺》系列裡的作品﹕《偷閒》﹐《痴纏》和《微雨撲巴黎》﹐令人忘卻鬧市裡人車雜遝﹑紛紛擾擾的凌亂喧嘩 ﹐透過人與人坦誠的接觸﹐重拾單純的感情。試問誰沒有偷偷喜歡過別人的經驗﹖那種患得患失﹐心如鹿撞的感覺﹐既使人興奮雀躍﹐又能令人忐忑不安。當然很多時候事與願違﹐兩人雖然有緣在相交點結識﹐然而最終仍然要各自繼續彼此的旅途。

《沒有發生的愛情》可能是最美麗的愛情 ﹐因為它沒有真真正正發生過﹐所以永遠充滿著無窮無盡的幻想和可能。當然這一種「愛情」其實只是遺憾﹐因為當事人永遠無法知道﹐真有可能讓彼此發展下去的話﹐這段感情能否可花結果。SL的歌唱導師曾路德小姐有一首經典名曲《天各一方》﹐其中俞琤小姐的獨白﹐最能總結這一種泡沬似的「愛情」﹕


今天你和我天各一方

你有你的生活

我繼續我的忙碌

但是假如有一天

我們真的在路上偶然碰到

我們會點點頭 問候一下

然后已經不知道說些什麼好

因為你會發現我已經改變

正如我可能不再認識你

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

我只知道在這一剎那

我是多麼想念你


其實什麼才是真實而恒久的

或者我應該保存這一份希冀和渴望

讓我相信世上有一幸福可以垂手可得

但是永遠又在掌握之外

有時激情捉在手裡面會化為灰燼

反而藏在心裡可以歷久常新

貪求思慕只因痴

一切眼淚思憶都是徒然


然而《沒有發生的愛情》卻沒有《天各一方》的壓抑和沉重﹕它不過是一杯清香沁人的咖啡﹐午後金黃的陽光﹐茫茫天際的浮雲……雖然捉摸不住﹐而且轉眼便遺忘﹐但是在二人約會似微妙的一刻﹐卻是一切﹐卻是永恆。這一種比較「存在主義」的手法﹐也是歌曲本身為什麼給人脫俗無憂的感覺﹐能令人百聽不厭。


SL 的演繹極其出色﹐情感自然流露﹐尤其高音部份要多清脆有多清脆﹐引人遐想。不過這一首歌也不是沒有瑕玼﹐副歌裡珍藏的「藏」字和清涼的「涼」字﹐急轉而下 ﹐稍欠潤飾。聽過近期 SL 完美無瑕的演繹﹐相形之下﹐十五年前的 performance﹐挑剔一點當然可以找到尚有輕微改進的餘地。不過這也是以 SL 的水準加在她自己的歌曲身上﹐倘若將《沒有發生的愛情》和同期的流行曲比較﹐仍是水平極高﹑充滿誠意的原創歌曲。《沒有發生的愛情》是SL 的 B-side 冷門歌瑰寶之一﹐堪與《因你瘋了》﹑《微雨撲巴黎》﹑《微涼》﹑《給等最久的人》等並列。歌曲面世多年﹐SL 在02個唱的首場和末場表演才以這首歌來向填詞人潘源良先生致敬﹐讓大家再一次說著笑著地戀上。


《沒有發生的愛情》的國語版名為《讓愛人去流浪》 ﹐收錄在93年的《不必在乎我是誰》專輯之內。這個版本的歌詞充斥著寶島某些填詞人慣用的修詞手法﹐遍植浪漫的字眼如﹕寂寞﹑秋天﹑誓言﹑流浪﹑玫瑰﹐如一杯沙糖放得太多的咖啡﹐掩蓋了本色。多年來也搞不太清楚這個「愛人」究竟是誰﹐是SL的第一身﹖還是她的愛人﹖前者可能比較合理﹐因為留下的是她的芬芳。不太理解為什麼要讓愛人去流浪﹐有一種「放鴿子」似的殘忍……也許其他朋友可以賜教。


在遙遠的寒武紀年代﹐自己也曾經赴過不少咖啡館的約會。在赴會的時候的確充滿幻想﹐但當咖啡喝完了﹐遺憾的是自己仍然是青蛙﹐還沒有變成王子。不過都沒有怎樣失望﹐因為有咖啡喝總比沒有的好﹐反正喝一杯咖啡彼此也沒有什麼損失﹐頂多一個小時的事情。而且發現周圍的人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也有助於改善自己的交談及 interpersonal skills。現在身邊仍有一些單身的男性及女性朋友﹐有時候他們跟我聊起﹐我也以過往「咖啡館常客」的身份﹐武斷地慫恿他們多到外邊和別人喝咖啡。就像彩票這回事﹐也許要買很多彩票﹐才會中一次獎﹐不過中一次便足夠。不買彩票﹐連中獎的機會都沒有。也許﹐這不過是茅山術統計學 (voodoo statistics) 的愛情觀吧﹖當然﹐一個人也不是壞事﹐總之快樂就好。


曇花 (Orchid cactus/Epiphyllum) 開花期間極為短暫﹐ 一剎那之間美好的容顏消逝﹐ 代表時間美好的事物不長久﹐ 且把剎那化為永恒﹐ 將美好留在心中。

原刊﹕2007/02/04

5.02.2009

野花


在飛
你知道我一直要在風中飛揚

愛過這一回

請忘了風中的野花吧

我還要去看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明天, 你會記得我的芬芳嗎


九二年初﹐放完寒假﹐回到學校繼續下半年度學期。中文學報又沸沸嚷嚷開始計劃新一期的篇幅內容。七﹑八名比較熱心的朋友﹐依時在「中國同學會」商議大計。所謂「中國同學會」的會址﹐不過是數學系三樓一個頭腐腦大小的房間﹐然而總算是中國人自己的角落。那時候在學報上除了亂寫一通外﹐還會每期出一個中文的 crossword puzzle﹔每一期的答案﹐例必包括一首SL的作品。記不起是誰出的餿主意﹐那一期的學報居然煞有介事地設辦了一個音樂排行榜。大伙兒七嘴八舌紛紛提名十首歌﹐然後一人一票把排行榜名次投出來。那一屆的上榜歌曲除了《飄雪》﹑《李香蘭》外﹑還有憶蓮的《野花》。雖然我奮不顧身投了《野花》一票﹐可惜人微言輕﹐這一首歌始終登不上學報排行榜的冠軍位置。雖然心裡郁悶萬分﹐然而別人的音樂品味﹐卻絲毫沒有影響《野花》在我心中的定位。後來發現香港主流傳媒的排行榜上﹐《野花》的命運同樣飄零荏弱﹔成績和過去專輯的主打歌相比彷彿變成了一個「反高潮」。後知後覺的我 ﹐才漸漸明白到所謂音樂流行榜及頒獎典禮﹐其公信力和權威性﹐委實跟「中國同學會」的小圈子作業相差無幾﹐無須太過認真。最重要的是﹐《野花》作為一首歌曲﹐它代表了SL的音樂世界
更趨成熟深淼﹔而它真正要挑戰的對象不是曇花一現的銷量榜排行榜﹑或同期其他歌手的作品﹐而是這個世界上最無情的實驗 ~ 時間。十五年來﹐每當耳邊響起SL真摯感人地唱著「風共我﹐也許一天於天涯途上」的一剎那﹐心仍然會忍不住悸痛﹐嘴角仍然會苦中帶笑﹐思海中仍然會捲起某一些差點被遺忘的觸覺。這一種年復如是﹑細水長流般的共鳴﹐對我而言﹐比什麼獎項都重要。《野花》﹐道盡了動人歌曲應有的本色和意義……

《野花》是SL第十二張個人專輯的點題主打歌曲。專輯裡有數首歌曲其實都可以冠以這個點題稱號。然而深思熟慮後﹐還是由第七軌的一首抒情慢歌艷壓群芳﹑奪得這個瑰麗的桂冠。永遠低調細緻的單曲《野花》﹐內裡悠悠綻放的一種風雨不移﹑柔韌茁莊的生命力﹐最能表達整張專輯的主旨﹕藉著「荏弱和堅毅」的對比﹐探討了我們在最脆弱的時候往往也能作出最堅強的人生決定。


《野花》是一首原創的 piano ballad。Dick Lee 的和音﹐一如專輯裡的《只要我活過哭過》﹑《薔薇之戀》和《再生戀》﹐在歌曲開始時先拔頭籌﹐像故事裡綠茵夾道的黃色磚路﹐巧妙地引出SL飄渺溫婉的歌聲 ﹐在微風中徐徐蕩來。陳明道先生的鍵盤編排﹐精巧繁妙﹐主歌副歌部份幾乎沒有重複﹐音階起跌如落英繽紛﹐一任天然﹐難怪陳明道先生素來深受倫大師的器重﹐也是SL眾多個唱的主要鍵琴手之一。


蔡潔儀小姐的古箏點綴是第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
每次和弦響起﹐都像在深宵寂靜裡迴蕩的心事﹐一種百感交雜的意外探訪。SL深摯感人的唱腔﹐流麗不可方物﹕主歌部份如在你跟前娓娓道來流金似的往事和憧憬﹐哭笑曾經是多麼的真切﹔嘹亮悽婉的副歌部份﹐是離別前一刻戀戀不捨的細語叮嚀﹐竭力強忍著淚水以為從容。Dick Lee 的合聲漸漸響起﹐以 you‘re a wildflower 及 won‘t you stay with me 跟SL的歌聲前後呼應﹐使歌曲的空間感逐步提升。

《野花》的第二個驚喜﹐是二胡大師霍世潔小姐的中段獨奏﹐寥寥數節﹐卻悽美得讓人心碎。


第三個驚喜﹐也是高潮部份﹐Dick Lee 豐富和諧的合聲
綿延恢宏如崇山峻嶺﹐襯托著SL高唱最後一段副歌﹐如漫山花瓣隨風飛揚﹐情意纏綿﹐蕩氣迴腸。直至SL嬝嬝若絲的尾音消縱無痕﹐宛如身影已飄遠在天涯途上﹐留下的只有永不磨滅﹑淡雅動人的回憶和未了事。

林振強先生所撰寫的《野花》歌詞﹐每一句都具有極其精準的「殺傷力」﹐聽畢歌曲往往有一種萬箭穿心﹑滿懷蒼夷的感受。除了一小部份﹑極幸運的人在初戀便能「開花結果」外﹐大部份的人都曾經跟深愛的人分道揚鑣﹑忍淚道別。《野花》勾起的正是那些深深埋藏心底的回憶和情感﹐在SL悽美的歌聲中重新一次觸摸﹑重新一次痛楚。其實談及「分手」的歌曲豈只萬千﹐然而林振強先生所寫《野花》﹐卻不是一般情歌的格局。《野花》的故事﹐跟《多謝》近似﹐關於兩個年青人相戀於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們可以選擇徘徊原地﹐也可以繼續各自的路向﹐追尋心中的理想和需要。
林振強先生以簡潔卻深切的筆觸﹐以第一身女性的角度將這一種「戀戀不捨」的情感盡情地發揮。雖然主角口口聲聲細說別後謹請忘記﹐然而刻骨銘心的感情﹐誰又忘記得起﹖都只是離別的時候﹐讓人放開手的藉口﹐不管言者或聽者﹐早已黯然神傷……林先生在專輯裡雖然只填了《野花》和《再生戀》兩首歌﹐然而它們都成為了傳世不朽的經典。

《野花》除了粵語版本外﹐還有國語及日語版本。國語版本《還是不要說抱歉》收錄在1993年的《不必在乎我是誰》﹐由著名台灣填詞人王中言執筆﹐曾有人說國語版本過於直接﹐和粵語版本相比﹐少了一種投入﹐多了一份冷靜。有時覺得《還是不要說抱歉》是《野花》的導引﹐林振強深藏在歌詞後的意思﹐都給王中言翻譯出來。覺得國語版的文案﹐饒有深意﹕


假如有分手的時候

我沒有責備﹐ 你也不必抱歉

我已學會太多道理安慰自己……

因為愛你﹐ 所以讓你自由。


真是金石良言。日語版本《あなたに贈る》(贈給你) 收錄在1994年SL的首張日語專輯《Simple》﹐ 由青木せい子填詞。數年前曾經看過這首歌的譯文﹐現下倒找不到了。也許精通日語的朋友可以指點一下。不管SL用什麼語言演繹《野花》﹐歌曲依然感人動聽。


《野花》是93年《天地野花》個唱的兩首點題歌曲之一﹐SL將它作謝幕前的壓軸歌曲﹐絕對明智。96年《憶蓮盛放》﹐《野花》是《歲月流金medley》的神來之筆﹐是SL跟樂迷小別後的禮物。02年的《野花篇》﹐翩翩舞影背後仍然是當年野花盛放的哀愁…… 每一次的現場演繹﹐都讓人想到下一次的別離。


網上有無數的樂迷曾寫過他們自己的《野花》故事﹐都是悲喜交雜的回憶。這麼多年後﹐希望他們來回尋覓中早已找到心中所想……


野百合(Lilium formsanum/Formosa lily) : 在不知名的山谷裏綻放出狂野, 自成一格的花朵清新, 動人。

原刊﹕2007/01/28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