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2009

Wildflower


她哭吧因為她是一個女子
讓她夢吧因為她是一個孩子

讓雨點灑落在她身上吧
她是一朵無拘無束溫柔婉約的鮮花

正在狂野地生長

Skylark 是一支來自加拿大卑斯省維多利亞市的樂隊。他們不是很出名﹐因為他們只有一首成名的歌曲﹐也就是1972年面世的《Wildflower》。《Wildflower》歌詞的靈感﹐源自一段頗有意思的小故事 ﹕


負責填詞的 Dave Richardson

1970年還是一名年青的警員

他正跟一名護士交往

某夜他依約到女朋友的家接她外出

當女朋友打開家門

神情卻很憂傷

盈眶的淚水快要掉下來

她還沒有換上外出的衣服

頭上仍然裹著篷鬆的浴巾

原來

醫院裡兩名由她照顧的老太太

剛剛離世了

她感到很難過

因為這一段日子

讓她們彼此結識

她淡淡訴說著感受

他默默地聆聽著

當她說完﹐她感謝他的支持

然後準備更衣和他外出

她回到臥室把房門帶上

他一個人坐在電視前靜候她出來

過了好一會﹐仍然沒有半點動靜

他走到她的房門前﹐敲了一下

裡面仍然沒有回音

於是他輕輕打開房門

發現她和著衣服浴巾

悄然躺在床上熟睡了

他可以想像她渡過的這一天

感情體力如何嚴重地透支

他替她輕輕蓋上被子

然後回到自己家

整首《Wildflower》 的歌詞

在短短十五分鐘內

從他的筆尖﹐飛奔而成 :


她曾面對常人堪以臆猜的逆境

屢次她的眼睛都強忍著淚水

當她青春的世界快變頹垣的時候

每一次她纖瘦的雙肩

背負著所有恐懼的重量

而旁人聽不到的痛苦

在夜闌寂靜時仍在她耳裡迴響不已


一年後﹐警員和護士﹐結了婚﹐這是《Wildflower》的第一個故事。往後人海裡還有無數不同的故事……


在《Wildflower》的官方網頁上 ﹐列明了過去三十五來﹐所有演繹過這首歌的歌手和樂隊的名字﹕SL赫然在首頁之內﹐證明了音樂的交流焠煉﹐是無分國際疆域的。原版的《Wildflower》配樂﹐是一闋孤寂蕭索的電結他獨奏﹐也是七十年代的 funk 編曲手法﹐憂鬱迷惘一如浪子心聲。這段著名的伴奏﹐得來純屬偶然。當時負責作曲的 Doug Edwards 正在錄音室忘我地試彈著《Wildflower》的旋律及和弦﹐錄音工程師極具先見之明﹐將整段前奏分音不遺地悄悄紀錄在案。這一段獨奏不但成為了 final cut﹐也是這首歌最大的音樂特色之一。


憶蓮的整張《野花》專輯概念﹐深受《Wildflower》那種在困境裡堅毅泰然的人生觀所影響﹐可見藝術創作的啟發﹐既似薪火相傳﹐也如星火燎原﹐沒有人可以預料70年代的一首抒情英文單曲﹐會在90年代世界的另一邊引起這麼重大的回響﹐甚至啟發出一張可一不可再的經典中文流行專輯。SL版本的《Wildflower》﹐不管是 Roel Garcia 的 acoustic 鋼琴伴奏﹐苦澀的色士風﹐或 SL 感人肺腑的演繹﹐裡裡外外都充滿著濃烈藍色怨曲的味道﹐也極具小演奏廳的現場效果。若問 SL 這一首歌的演繹是不是完美無瑕﹐我可以誠心地說﹕不是 ~ 然而歌聲裡的感染力和心跳聲﹐絕對 larger than life。


好的音樂理應如此。


野菊 (Dendranthema X grandiflorum/Chrysanthemum)﹐純真﹑等待﹐代表消逝的青春。

原刊﹕2007/02/13

4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常常想像,在18年後,若SL再唱Wildflower, 會用什麼方式去演繹?

ks said...

To Anonymous: I'm also looking forward to her live performance of Wildflower. That said, the album version is already fabulous enuff.

JT said...

『這首歌 不分國界 已經是女性“國歌”,
廣泛的在“婚禮,葬禮 和畢業典禮”上演唱
(為同情、安慰,以及鼓舞 各階段的女性) 』

林憶蓮專注技術表現 唱的太苦太悲太絕望
一點希望也沒了的感覺

不對
請參考原版(為同情、安慰,以及鼓舞 各階段的女性)

best actor said...

「林憶蓮專注技術表現 唱的太苦太悲太絕望
一點希望也沒了的感覺」?

這段不太贊同。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